结合图像分析的四探针测试系统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探针测试技术是半导体工业检测电阻率时采用最为广泛的测试手段之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半导体产业飞速发展,以单晶硅片为衬底的集成电路集成度越来越高,目前正进入甚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时代,测试在整个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器件的重要参数与电阻率有关,因此这对晶体电阻率的均匀性,电学特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微区的电特性和均匀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四探针测试技术需要有新的发展。 目前微区薄层电阻测量存在的问题是依据显微镜视力观察,用手工操作将探针定位于微区图形的阴影区。这样,完成Φ200mm(8时)圆片杂质的扩散分布需要对许多图形进行测试,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当测试Φ300mm硅片时问题就更为突出。本文将图象与视觉测量系统引入四探针测试系统中,对采集到的原始探针图像进行预处理、边缘提取等操作,以便实现探针针尖的识别,然后由电机控制实现探针的自动定位。这样测试系统可以自动获得全片的薄层电阻分布,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检测杂质分布和扩散的均匀性提供信息。 本文还利用单片机系统设计了薄层电阻测试电路,对于程序中用到的范德堡隐函数,利用非线性反演和规范化拟合的方法推导出其多项式显函数形式。这不仅给对我们编写程序提供了方便,也为使用范德堡法和Rymaszewski法测量薄层电阻提供了便利。
其他文献
本论文由2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S-DABO类衍生物体外抗HIV活性及其机制研究和AZT-氟喹喏酮类偶联物体外抗HIV-1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HIV逆转录酶抑制剂一直是抗HIV药物研
本研究围绕萤火虫的荧光素酶克隆表达和发光行为两方面来进行。首先对萤火虫的发光体系和发光行为进行了概述,然后对萤火虫荧光素酶cDNA进行了克隆表达分析,探讨了日行性和夜行
国外的二维条码技术已经处于应用阶段,并已生产出性能较好的二维条码识别系统.而中国还处在研究阶段,与国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制约二维条码技术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市
异质化景观的栖息地破碎化是一个非随机的过程,因为农民在选择耕地时倾向于选择地势平坦、容易到达和土壤肥沃的土地。为了理解异质化景观森林碎片的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区分破碎
利用MEMS技术制造的电容式微硅加速度计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在军事、工业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作为提高加速度计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集成化检测电路的设计成为近年来研究的
Cathelicidins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一种带正电的宿主防御肽段,它们广泛地分布在哺乳类及其他一些物种如鱼类,鸟类中。它们均包含保守的前肽区和多变的C-末端成熟抗菌肽区域,该抗
兜兰属(Paphiopedilum)是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中一个濒危类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光明。在我国,近年来人们对兜兰属野生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
绝缘子的真空表面绝缘特性研究真空下的高压沿绝缘子表面击穿物理过程,称真空表面闪络过程。影响该过程的因素包括绝缘材料结构、空间电场分布、表面处理方法、所加电压特征,脉冲宽度等。研究真空表面闪络过程有两类理论:二次电子发射崩溃(SEEA)和电子引发极化松弛(ETPR)。SEEA理论以绝缘子表面在电子轰击下发射二次电子为基础,包含了电子诱发脱附(ESD),和脱附气体离子化并对闪络过程产生影响等过程,对表
学位
植物的分布格局,受环境过滤与生物间作用共同决定。其中,一些研究表明,生境的异质性对于植物分布格局形成有一定的作用。种子萌发与幼苗存活是植物更新的初始阶段,森林生态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