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硬岩全断面掘进机自适应控制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GANG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煤矿竖井下硬岩全断面掘进机刀盘转速控制、刀盘推进速度控制、掘进机姿态调整与纠偏路径规划等技术难题,研究了掘进机液压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控制方法与姿态调整策略。通过对全断面掘进机的机械结构及掘进工作循环的分析,考虑到刀盘驱动液压系统与推进液压系统的功率密度的差异,设计了比例减压阀控制柱塞变量泵-定量马达的刀盘驱动闭式液压系统及比例调速阀控制柱塞变量泵-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刀盘推进开式液压系统。液压系统设计力求简单、高效,同时可以满足掘进机的自动控制要求。对液压系统的主要部件进行选型并对选型结果做了初步验证,通过仿真软件分析了液压系统压力与扭矩的关系,验证了液压系统输出脱困扭矩时,溢流阀流量依然满足设计要求。建立了刀盘驱动液压系统线性动力学模型和二维振动模型,根据刀盘驱动系统的线性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刀盘转速控制器。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比普通PID控制器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及更好的适应性。建立了推进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刀盘推进速度控制器,引入液压油缸推进压力的平均值作为限制条件,实现了对刀盘推进速度的复合控制,在保证推进速度恒定的情况下,减少了对设备的过度调节。仿真与试验结果证明了基于该控制方法进行刀盘推进速度控制的有效性。分析了全断面掘进机的姿态调整方法,建立了姿态调整时求解液压缸活塞位置的数学模型。采用四阶积分链式微分器对全断面掘进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不确定性、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估计,设计了积分滑模控制器,实现了对液压缸活塞位置的精确控制。分析了掘进机偏离规划轴线时纠偏路径的特征,给出两种回归曲线的设计方法;证明了纠偏路径起点与终点相同时,以最小转弯半径设计的双圆弧回归曲线是最优回归曲线;推导出回归曲线拐点坐标计算方法。分析了掘进机在直道转弯与弯道转弯时,偏转角的变化规律,推导出最小转弯半径与掘进工作循环推进步距之间的数学关系式,为工程施工奠定理论基础。完成了煤矿硬岩全断面掘进机自适应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并分析了全断面掘进机分体式结构特征与防爆特性,通过北京、重庆两地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掘进实验,验证了掘进机液压系统设计合理性及刀盘转速自适应控制、刀盘推进速度自适应控制及姿态调整自适应控制的有效性。该论文有图91幅,表4个,参考文献132篇。
其他文献
季节性冻土区由于尾矿砂冻胀融沉的循环作用,使得该区域尾矿坝变形特性和其它地区有所差别。如何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保此类地区尾矿坝的安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冻融循环作用下尾矿坝变形特性进行研究。该论文从宏观和细观的角度分别研究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尾矿砂的变形特性及演化规律;通过相似模型实验研究冻融循环次数、冻融温度、冻融时间对尾矿坝变形的影响,
系统可靠性理论是安全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在各个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工矿、交通、医疗、军事等复杂系统更为重要。但随着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的发展,系统可靠性分析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包括多因素影响下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故障数据中的可靠性与影响因素关系分析,系统可靠性的稳定性分析等。这些问题需要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与数据科学和信息科学协同研究和解决。论文发展和改进现有空间故障树理论,结合云模型和因素空间等
辽西四季分明的气候环境使得路基极容易受到周期性温度波动影响,会在有效冻结深度范围内形成冻融现象,严重影响路基工程的使用年限。风积砂在辽西地区分布广泛,将风积砂应用于路基填土既节约成本又低碳环保,但是直接将未经改良的风积砂用于路基填土很难保证其动力性能和抗冻融损伤能力。因此,研究改良后的风积砂动力性能及冻融循环后的孔隙分形特征对防止改良风积砂路基发生动力灾害及冻融循环损伤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针对以上问
为满足具有冲击地压倾向矿井的支护需求,具有刚柔耦合特性的缓冲吸能支护装备研发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工程领域中,常遇到静态载荷和冲击载荷叠加的结构动力学问题,例如岩体力学研究中,需要考虑在围岩应力的作用下的冲击特性;矿用支护设备初始状态就承受较大初撑力,当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发生时,支护设备会在静、动载荷叠加作用下发生突然失稳。支护装备在动力冲击载荷的作用下会表现出与静态载荷不相同的力学性能。
地铁衬砌管片的破坏标志是宏观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钢筋混凝土衬砌的材料缺陷和人工现浇施工工艺缺陷是诱发宏观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在衬砌管片设计阶段主要考虑其抗剪承载力,往往造成箍筋布置过密,进而施工时振捣不密实,导致管片容易在使用阶段出现贯穿裂缝,影响了管片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混凝土中掺加钢纤维可以有效地阻碍混凝土内部微观裂缝的扩展及宏观裂缝的形成,可以延长地铁隧道寿命,更好的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本文研究了
随着我国超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煤巷快速掘进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涌现出一批千万吨级矿井及工作面,带动了开采装备朝重型化与大型化方向发展。实现工作面的高效开采,回采巷道必须具备较高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日益加大的开采强度与巷道断面尺寸不仅增加了巷道顶板有效控制的难度,也对锚杆支护技术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论文以补连塔煤矿首个8.0m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锚杆力学特性及锚杆支护技术在高产高
轧辊是辊轧机的关键零件,其表面形位精度直接决定了钢带的质量,受轧辊与钢带间接触和摩擦力的影响,轧辊表面产生一定的磨损,轧辊的微弱振动导致辊轧机的整机稳定性降低,并降低辊轧钢带的质量,所以需定期更换轧辊,从而造成了轧辊的资源浪费,因此,如何辨别轧辊的磨损量,并研发轧辊的再制造修复技术,以提高轧辊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现代轧钢业发展的需求,成为当前轧辊制造业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六辊轧机轴系多、辊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分布范围广、储量丰富、清洁高效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和开发潜力的新型替代能源之一。水合物相变分解引起储层传热、孔隙流体渗流、水合物沉积层力学性质和有效应力变化,是一个含相变和热流力(THM)耦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在热流力(THM)耦合作用下,水合物相变分解诱发分解区储层变形破坏,从而引起包括井壁垮塌、海底地层失稳破坏、温室效应加剧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灾害发生。本文以
锚杆支护是煤矿巷道普遍采用的一种主动控制围岩稳定的支护技术,锚杆支护质量的现场监测对巷道稳定性分析、支护参数优化等非常重要。为了能够对巷道围岩进行开采过程中的持续监测,及时评估预测矿井灾害,论文针对鄂尔多斯煤田的浅埋深、基岩薄、采动对巷道稳定性影响大等特点,围绕浅埋薄基岩煤层回采巷道锚固支护技术及其应用展开研究。以大柳塔煤矿523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大柳塔煤矿浅埋薄基岩煤层赋存的地质条件和开
神华神东公司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将一次综采采高由4.5m、5.3m、6.3m提高到了7m,取得了丰富经验,其一次采全高综采技术及装备上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神东矿区上湾煤矿四盘区1-2煤层平均厚度8.9m,且矿区其他一些煤矿大于8m巨厚煤层的储量十分丰富。为实现上湾煤矿目前综采年单产1400万t水平上的突破,对比各种采煤方法,认为进一步增大综采采高是较为有效的途径,同时也为神东矿区8m以上煤层的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