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它们快速发展与出现的风控较弱的矛盾很难调和。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商业银行信贷操作风险案例层出不穷。信贷操作风险应该是商业银行作为首要的防护措施。信贷风险出现的重要原因是信贷操作风险的潜在性/不易觉察性,建立起多层级的风险管理措施刻不容缓。我国的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的差距的确存在,尤其在风控的潜在挖掘和风险分级管理上。如何通过加强信贷操作风险管理的措施来达到风险控制和防范其他延伸关联风险,这是本文所要着重展开的。 第一章绪论,介绍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现状,提出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思路、框架;第二章阐述了信贷操作风险的概念和商业银行信贷操作风险管理理论;第三章介绍了B银行某分行信贷操作风险的案例,并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原因;第四章剖析了B银行某分行案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并探讨了商业银行防控信贷操作风险的对策;第五章为结论与建议,并提出了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在建议中,提出商业银行分行一级应建立信贷人员的教育培训基地,聘请行家、专家分批培训信贷人员;并做到与时俱进,紧跟经济形势、政策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规范有关信贷操作和防范风险的相关制度、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软件的先进技术,开发建立一个庞大、实用、可操作性的电子信息库——信贷操作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同时组建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编制出一套信息处理程序,把所有跟风险有关的信息数据化、模型化,敏锐地识别风险因素,及时发出警报,更好地帮助银行信贷人员防控信贷操作风险。此外,建议建立一支精干、专业的信贷操作监督考核管理队伍,使监管制度化、专业化。监管部门根据规范的操作规程来监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信贷人员的绩效挂钩,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