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与知识网络关系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ss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群企业正成为联系地方产业集群与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纽带。从已有的集群理论研究成果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集群整体的竞争优势的探讨,此时集群企业被假定为具有同质性和机会均等性,相对于非集群企业可以获得一种“非对称”的特殊竞争优势。实际上,集群企业享有的知识溢出效应并不均等,从而集群企业间在竞争优势方面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研究的视角深入到集群内部,以知识网络分析为起点,从结构特征和关系特征两个维度定性和定量描述了知识网络的特征,论述了集群企业在知识溢出行为中的非对称性及路径选择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明晰知识网络特征、集群企业学习能力和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知识网络特征差异的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概念模型,并借此模型说明了知识网络特征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   第一章在全球生产网络以及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指出了当前研究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与知识网络关系的意义,并辅以相关的理论归纳。对本文的相关概念给予了定义:将集群企业视为本地网络中的网络行为主体;产业集群中集群企业间的知识网络具有地理或空间上的限制,它体现了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集群企业间的知识合作与交流关系;随后从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两个角度剖析了知识网络的特征。最后该章还点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   第二章总结了国内外文献,先是从网络视角概述了有关产业集群研究,紧接着对网络中的集群企业的相关文献做了梳理,后阐述了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研究;最后总结了网络理论及其分析范式。通过对过去文献的归纳,发现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关于产业集群网络特征的研究中,仅仅用“网络关系”或“网络连接”很难定量描述集群内组织互动的本质特征;其二,忽视产业集群与外部网络关系的研究;其三,随着产业集群自身的演化,集群企业会创新惰性、路径依赖、思维同化等特征。   第三章集中分析了集群企业间的知识网络。先是定性分析了知识网络及其特征,从产业集群的知识流到集群中知识网络的动态成因最后综合给出了知识网络及其特征;接着定量描述了产业集群中的知识网络,在知识关系模型、知识网络形成的博弈模型基础上给出了定量指标及其测度指标。   第四章基于知识网络的视角给出了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先是动态分析了集群企业组织间的学习能力;接着研究知识网络特征(结构特征和关系特征)对集群组织间学习能力的影响。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以及知识创新能力三个角度给出了集群企业组织间学习能力与其竞争优势的关系。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本文的概念模型。   第五章给出了理论假设及数据的来源。这章主要涉及问卷的设计、数据的收集、样本的选择、变量的设计及相应测度指标的选择,对调查问卷结果做了描述性统计,同时对数据做了效度和信度分析,最后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对本样本的典型企业做了定性的分析。   第六章主要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来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以达到检验本文的概念模型。首先阐述了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及建模步骤;接着给出了本文关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与知识网络关系的实证研究,从初始模型的构建到模型的初步估计,最后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及检验,在实证的基础上给出了假设检验和相关的解释。   第七章得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展望。实证结果表明,加强与本地企业间的广泛联系以及保持适当的开放度,增加企业间的诚信合作,是有助于集群企业提高其自身竞争优势的途径,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过多的本地知识网络规模和持久的知识合作关系,都能对集群企业持续竞争获取起到促进作用,因此集群企业要善于平衡和管理本地的知识网络关系。
其他文献
研究线性时滞系统最优控制的前馈反馈近似设计问题.基于Taylor级数法,将系统的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给出了系统前馈反馈次优控制律的存在唯一
2014年9月16日,齐齐哈尔市道教协会举行“齐齐哈尔市道德院”竣工典礼.焕然一新的庙宇不仅标志着民国以来五教道德院旧式建筑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这座建筑使用权的变更.此前,
期刊
中日钢材采购协议将带动亚太钢价上扬来自台湾的消息说,由于日本与中国内地达成的下半年钢材采购协议提高了价格,台湾的钢厂已作好提高外销报价的准备,并预测协议将推动亚太地区
历史地看,齐齐哈尔移民之中除了汉族,还有很多少数民族;除了中国人,还有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外国人.这种移民现象的背后,有战争的痕迹,更有家国破碎的历史.rn罗西亚街rn从满
期刊
国土部门中的有偿勘查市场容量大在地矿工作日益萎缩的同时,新兴的国土部门却大有作为。继全国性的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之后,全国性的省级、地(市)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又在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中华西路的尽头,是一座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为主题的休闲广场——和平广场.广场正中及周围雕塑成群,庄严肃穆:南侧,浮雕凹凸,无声叙述了民族苦难和挣扎;西侧,
期刊
第1章引言1.1.主题的来源本文研究满足物流网状系统优化需求的e-客户(或电子客户)商品递送算法。类似的系统很复杂,并且计算复杂度在高级几何级数增长,因此必须开发更好的运
边、远、高、寒的山区村要脱贫,如果选不对路,就会雪上加霜,背上一身债,翻不过身来。路选对了,那两三年就能走向富裕。这是门头沟区泗水村给广大贫困山区村提供的宝贵经验。
作为齐齐哈尔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齐哈尔历史文化与齐齐哈尔“自然、和谐、忠义、英勇”的城市精神、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鹤文化”一体,共同构成齐齐哈尔文化体系三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