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蔗(Saccharum spp. hybrid)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disease,SMD)是严重危害甘蔗生产的病毒性病害之一,SMD的病原主要是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和甘蔗条纹花叶病毒(Sugarcane streak mosaic virus,SCSMV)。在世界各蔗区SMD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甘蔗的品质及产量。但是目前关于甘蔗感染SMD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SCMV侵染甘蔗前后的蛋白质谱,利用质谱技术鉴定了差异表达蛋白,并对一些与病毒互作及抗逆性相关的基因做了功能验证。主要结果如下: (1)以甘蔗幼苗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和MALDI-TOF-TOF质谱联用技术,对接种甘蔗花叶病毒前后蛋白质组学差异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差异表达1.5倍以上蛋白有43个(17个上调,26个下调),其中41个蛋白质点质谱鉴定成功。这些蛋白参与抗病、逆境应答、光合作用、基础代谢、信号转到和转录调控等生物学过程。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SCMV的致病机理,对甘蔗抗病育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通过同源克隆得到一个编码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RubisCO)大亚基的基因,命名为ScRbcL。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为1337bp,编码478个氨基酸残基。酵母双杂交(yeast2 hybrid system,Y2HS)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实验表明,ScRbcL与SCSMV-P3存在互作关系。研究认为SCSMV-P3与ScRbcL的互作可能是SCSMV侵染甘蔗导致花叶症状发生的分子基础。 (3)通过同源克隆,得到了一个全长质型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cTPI),命名为ScTPI。ScTPI基因全长1038bp, ORF762bp,共编码253个氨基酸残基,经过诱导在27.0kDa处得到目的条带。对甘蔗进行非生物胁迫,用GAPDH作为内参基因,通过Real-time qPCR对胁迫后ScTPI基因进行相对定量表达分析。在NaCl处理和4℃处理时,ScTPI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但是利用PEG处理时,ScTPI基因有上调表达趋势,在PEG处理6小时时上调1.6倍达到最高,因此,ScTPI基因可能参与甘蔗对干旱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