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羟基癸烯酸对肺癌A549细胞诱导凋亡作用及抑制迁移作用的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o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的统计情况中,肺癌均排第一,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10-羟基-2-癸烯酸(10-HDA)又称王浆酸,是自然界中仅可在蜂王浆(Royal Jelly,RJ)中检测到的一种有机酸类物质,也是蜂王浆中具有主要生理活性的物质。其具有抗菌、消炎和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另外,近期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它还具有抗癌作用,然而,其对癌症治疗的有效浓度及其抗癌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因此,本试验采用乙醇提取法确定从蜂王浆中提取10-HDA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10-HDA对人三种肺癌细胞(A549、NCI-H460、NCI-H23)的杀伤作用和对三种正常细胞(IMR-90、L-02、GES-1)的毒副作用;采用Hochest 33342/PI双染后荧光显微镜观察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10-HDA对肺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HDA对肺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调控作用及对肺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采用细胞划痕法检测10-HDA对肺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10-HDA对肺癌细胞凋亡、周期、迁移及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乙醇提取法提取10-HDA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乙醇浓度90%、萃取次数2次,提取率可达到3.316%;经过细胞实验,与阳性对照5-FU组相比,10-HDA对人三种肺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且对三种正常细胞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10-HDA通过下调肺癌A549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比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引发caspase级联反应,从而诱导肺癌A549细胞发生线粒体依赖性凋亡;10-HDA通过上调细胞内ROS水平,激活JNK、p38信号通路,抑制ERK、STAT3和NF-κB信号通路,使caspase-3蛋白表达含量增加,从而诱导肺癌A549细胞发生线粒体依赖性凋亡;10-HDA通过上调细胞内ROS水平,抑制AKT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增加p21和p27的蛋白表达量,降低Cyclin D1/E与CDK2/4/6的蛋白表达量,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10-HDA可以显著下调TGF-β1、SNAI1、GSK-3β、N-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量,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抑制TGF-β信号通路的激活,阻滞EMT的发生,从而抑制肺癌A549细胞迁移。综上所述,总结出了乙醇提取法提取10-HDA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总结出10-HDA对肺癌A549细胞诱导凋亡作用及抑制迁移作用的主要机制。其可能是通过使肺癌细胞内ROS水平的升高,从而调控MAPK、STAT3、NF-κB、AKT信号通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最终使细胞发生线粒体依赖性凋亡;调节TGF-β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迁移。此研究表明,10-HDA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肺癌治疗药物,可为日后研制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肿瘤的功能因子提供新思路,并且可为相关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Web of Science和Pubmed中有关针刺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文献,用Excel软件建立腧穴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分析针灸处方的特点和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41篇,涉及腧穴57个,累计使用频
学位
基于二次离子质谱具有极高的微区空间分辨能力和灵敏度,SIMS锆石铀铅定年法成为矿物定年的重要方法之一。除SIMS仪器测试参数以及铀、铅自身的电离能差异之外,不同锆石中微量元素组成的差异以及晶体结构差异等也同样可引起铀、铅二次离子强度比值与其在样品中含量比值的差异,这导致即使采用了标样比对法,也可能因为基体效应而影响年龄测试结果。因此,针对基体效应问题,本文通过制备不同组成的硅酸锆铀铅材料,从元素组
目的观察"逆针灸"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非经非穴组。正常组、模型组不予电针处理,针刺组(双侧足三里、三阴交)、非经非穴组(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外侧旁开5 mm)予电针处理穴,连续5 d,每次电针间隔24 h。第6天采用2-V
2016年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玉米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向政府引导下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发生收储供应链断链问题,以及收储服务主体市场运营不成熟实践问题,对此提出东北三省以产后收储服务主体为核心的收储供应链模式选择和治理问题,这是粮食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对此,运用问卷调查法,明确东北三省以玉米产后收储服务主体为核心的收储供应链的结构,得出该收储供应链的关键问题,依序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果:一是收储供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害虫的侵害,产量和品质都会因此出现不同的程度的降低。准确的检测和诊断害虫对于提高施药决策的针对性及精准预测作物的产量至关重要。稻田中的害虫多种多样,不能保证每类害虫样本数量都能使检测模型收敛。本文研究在样本数量不充足导致从头训练的模型不收敛时,如何使其收敛并提升模型的准确率。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创建的水稻害虫数据集包含5个类别,共计1343
研究背景:咪唑是生物体内组氨酸和组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理功能中发挥主要作用。由于咪唑环的这种特殊结构,含有咪唑结构的衍生物具有很大的药物研究价值,如抗癌、抗炎、抗菌及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含咪唑结构的化合物I在体外对肺癌和肝癌具有弱的抗肿瘤活性(IC50=300-500μM),而开环得到的化合物II对肺癌和肝癌细胞的活性增强(IC50=100-300μM)。我们推测,其柔性
朊病毒病(Prion diseases)是由朊病毒引起的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典型病理特征主要包括神经元丢失、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在朊病毒感染过程中,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通常会导致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研究表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与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并且M-CSF在
脊髓损伤是指脊髓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以致神经功能失常,导致骨骼肌随意运动能力减弱或丧失的一种中枢系统疾病。缺氧是脊髓损伤后常见的病理状态,而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对内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缺氧不仅可以造成神经元变性、坏死,而且还会加重脊髓继发性损伤。小胶质细胞作为脊髓组织中固有免疫细胞,在缺氧发生时,可响应缺氧信号的刺激而发生活化,使相关的信号通路被激活,对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进程进行调控。而小胶质细胞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一种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ignalling lymphocyte activation molecular,SLAM)为CDV等麻疹病毒属成员感染宿主的主要受体,其在病毒跨种间传播及宿主致病性中起到重要作用。CDV H蛋白在识别病毒SLAM受体,介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