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筑密度升高,城市地面绿地空间急剧减少。垂直绿化因可高效增加城市绿量被广泛关注。其中,建筑活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垂直绿化手段。已有许多研究证明,建筑表面活墙的使用,能有效阻挡太阳辐射,降低室内外热量传递,减少建筑能源消耗,改善周围空气质量。活墙系统由于其植物、基质等组成带来的非稳态传热,导致热工性能难以准确估算。已有学者建立了初步的活墙传热数值模型,并对其中的冠层、基质、风速影响等
【基金项目】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建筑活墙能效评估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测验证》(项目批准号:517082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筑密度升高,城市地面绿地空间急剧减少。垂直绿化因可高效增加城市绿量被广泛关注。其中,建筑活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垂直绿化手段。已有许多研究证明,建筑表面活墙的使用,能有效阻挡太阳辐射,降低室内外热量传递,减少建筑能源消耗,改善周围空气质量。活墙系统由于其植物、基质等组成带来的非稳态传热,导致热工性能难以准确估算。已有学者建立了初步的活墙传热数值模型,并对其中的冠层、基质、风速影响等部分进行了精化。作为活墙的重要组成之一,植物冠层能显著减少入射到建筑表面的太阳辐射,通过对辐射的吸收、反射等一系列作用,减少热通量的传递。但对这一作用产生影响的植物各项参数、不同植物冠层对于太阳辐射的遮阳效益,还未有精确的定量研究。本文以垂直绿化中的模块式活墙为研究对象,以植物冠层与太阳辐射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研究着重于植物冠层对入射太阳辐射的衰减作用,以及植物参数对遮阳效益的影响。通过实地调研、实验测量、理论分析,剖析垂直墙面冠层结构对遮阳效益的影响。总结了武汉市现有活墙的植物选取、构造类型、养护机制及空间效果;实测多种活墙植物结构参数及对太阳辐射的衰减作用,量化不同植物的遮阳效益;在初步建立的活墙太阳辐射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并用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精确性与普适性,建立常用活墙植物数据库,以评估各种输入参数(不同植物特征、季节情况)下植物冠层遮阳效益的异同。以期最大限度提高活墙能耗模拟中太阳辐射传输的计算精度,并为未来活墙植物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遮阳效益有显著不同,植物在正午时段拥有较高的遮阳效益。不同的环境参数与冠层结构参数导致了植物冠层遮阳效益的差异,其中叶面积指数与太阳高度角对冠层遮阳效益影响较大。使用实测数据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验证,均方根误差在0.08-0.12之间,调整后R~2在0.657-0.883之间,相比优化前分别减少了0.02-0.05,增加了0.021-0.192,证明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
其他文献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对PTCR元件性能要求的提高,我国更迫切地需要对PTCR陶瓷材料做出更进一步的研究,以提升材料的PTC效应和耐压能力。本课题来源于同海宁永力电子陶瓷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PTCR耐电压及老化特性研究”。钛酸钡基PTCR发热芯片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炸片问题,且老化特性不够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配方和工艺两个方面做出研究以提升产品性能。工艺方面,本文主要对固相合成法中一步合成法和两部
近年来,受脑启发的人工智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一大趋势。探索大脑的认知功能,构建基于脑认知功能的神经网络成为脑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已有的神经网络为基础,在硬件上实现高效、通用的类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对硬件实现联想记忆网络、拓展其应用领域具有一定意义。联想记忆是大脑进行认知活动的基础,视觉填充以及多模态信息的融合是大脑能够实现的高级认知功能。为了在硬件中实现这些受大脑启发的功能,本文中
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可再生性的氢能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电催化分解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制氢策略。然而,阳极缓慢的析氧反应动力学会限制阴极析氢的进程,而使用贵金属基催化剂导致了生产成本上升。目前,成本低廉且催化活性良好的过渡金属基催化剂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元素掺杂、界面修饰和缺陷控制等方法对过渡金属基催化剂进行改性,以期获得高效、稳定和成本低廉的析氢/析氧电催化剂。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负荷密度不断增加。而大城市交通、能源、通信等管网密布、地价超高,常规配电系统已面临高密度配电的瓶颈。高温超导电缆因其高密度输送电力的能力,可为提高大城市配网配电密度提供一条新的技术途径。但是,在配网中引入超导电缆,除了超导电缆本身的技术问题之外,在超导电缆的保护、配电网的负荷调配等方面也存在若干技术难题。配电网中发生短路故障时,线路中可能会流过数十倍于额定电流的故障电流
目的:不同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之间的作用机理、内分泌环境以及用药方法均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尚不清楚它们的最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扳机时机是否一致。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三种常见促排卵方案中,不同的优势卵泡比例(Dominant follicular proportion,DFP,即扳机日≥18 mm卵泡数比≥14 mm卵泡数)与卵母细胞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三维传感器的飞速发展,三维点云因其蕴含丰富的形状信息在自动驾驶、机器人、逆向工程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三维点云目标识别及其拓展是当今点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与研究热点。然而,点云是一种稀疏无序的不规则数据结构,要捕捉其底层形状进而获取目标类别信息仍相当具有挑战性。现今,基于点云层次结构表达的识别网络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捕获点云形状的能力依然有限。同时三维数据集存在数据样本少、数
超精密机床需要高精度的运动控制才能够实现超精密加工,而直线电机由于可以直接输出直线运动,便于提高运动精度,所以逐渐应用于超精密机床。本文以直线电机进给轴为对象,以提高其跟随性能为目标,研究其自适应控制算法。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通过最小二乘法辨识获得了直线电机的模型参数,建立了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设计了PID+前馈控制器,利用粒子群算法完成了PID参数的整定,基于误差补偿确定了前馈参数;利用So
由于地球大气湍流的存在,大口径地基望远镜的观测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配套的自适应光学技术应运而生。而为了配合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工作,担任提供人造导星的任务,激光导星发射系统不可或缺。传统的激光导星发射系统大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没有通用的结构与设计方案;激光导星系统为激光传输系统,在以往的设计过程中,通常没有考虑到物理光学传输的影响,设计的框架与优化方式均建立在以几何光学传输为基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然而传统复合材料成形方式难以满足应用领域对复合材料成形的需求。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利于进行材料结构设计的实现。本研究基于Ti/SiC反应体系,使用SLM方式直接成形Ti-Si-C复合材料,探究了材料成形机理以及激光参数、激光重熔工艺与结构设计方法对于成形材料相组成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数据不断涌现,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大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分析和挖掘,帮助人们从多角度研究城市系统,实现城市数据化和智能化目标。当前我国发展由增量向存量发展转变,城市空间研究对象从单一物质空间向城市复杂系统转变,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将城市空间、人和数据科学紧密结合。但是在追求空间研究精细化和数据化的过程中,研究目标逐渐向技术方法倾斜,导致人本主义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