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离子/富里酸对纳米零价铁胶体稳定性、迁移性和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udahua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零价铁(NZVI)技术在环境修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NZVI在环境中的长期效应、归趋和健康风险等诸多问题。本论文首先研究了Cu2+和涂有三种表面修饰剂(即聚丙烯酸(PAA)、吐温-20和淀粉)的NZVI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研究了Cu2+的吸收,以及Cu2+存在时表面修饰NZVI(SM-NZVI)的胶体稳定性和迁移性。通过研究SM-NZVI对Cu2+的吸收和载铜SM-NZVI的胶体稳定性,发现负载不同修饰剂的NZVI对Cu2+的亲和力不同,从而在Cu2+存在的情况下,不同SM-NZVI的胶体稳定性也不同。Cu2+的存在对PAA或吐温-20修饰的NZVI的团聚和沉降产生了轻微的影响。然而,Cu2+的存在造成淀粉修饰NZVI的显著团聚和沉降,这是由于Cu2+与粒子表面涂层的淀粉分子发生络合反应。本论文还通过柱实验研究了Cu2+与SM-NZVI在被水浸透的石英砂层中的协同迁移。研究发现载铜SM-NZVI几乎全部被截留在多孔介质中,据推测其机制在于物理阻力截留。此外,Cu2+存在时,SM-NZVI的团聚增强,也可能会增加该物理阻力截留效应。本论文还研究了不同pH值(5,7和9)条件下,水体中富里酸对纳米零价铁胶体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纳米零价铁在不同pH条件下的沉降特性不同。本研究利用两阶段模型对随时间变化的沉降过程(即:快速沉降阶段和慢速沉降阶段)进行了模拟,并计算了沉降速率。研究发现,纳米零价铁的沉降在零电点处最显著,而零电点会因富里酸在纳米零价铁表面上的吸附而改变。相比于pH 9,在pH 5-7条件下,富里酸在纳米零价铁表面上的吸附更显著,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沉降行为。另外,研究发现富里酸会同时影响纳米零价铁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并且发现稳定性和反应活性之间存在权衡现象。在低浓度富里酸条件下,富里酸在纳米零价铁上的吸附会增强颗粒稳定性,减少颗粒团聚,从而增加纳米零价铁表面上的反应位,从而促进纳米零价铁与Cr (Ⅵ)的反应。而当富里酸浓度过高,以至于过多占据了纳米零价铁表面上的反应位,即使吸附的富里酸增强了纳米零价铁的稳定性(即:降低了颗粒团聚),也会降低纳米零价铁与Cr(Ⅵ)的反应。在pH 9条件下,富里酸促进了纳米零价铁与Cr (Ⅵ)的反应。因在pH 9条件下,富里酸在纳米零价铁上的吸附不显著,对颗粒沉降行为影响较小,所以该促进反应现象与颗粒稳定性无关。本研究提出促进反应的机理在于富里酸能够和反应产物Fe(Ⅲ)/Cr(Ⅲ)形成溶解性的络合物,从而降低了反应产物在纳米零价铁表面上的沉积,进而减弱了纳米零价铁反应过程中出现的表面钝化现象,促进了纳米零价铁与Cr (Ⅵ)的进一步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骨折患者在创伤24h内血浆中一些指标的变化,探讨对诊断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有价值的实验指标。方法 选择117例骨折患者,分为两组。DVT组57例(创
对有限元时步法在永磁电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基于二维场路耦合时步法的永磁电机模型.采用一台具有特殊转子磁路结构的永磁电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合试验结果证明了该
运用文献调查法等对我国排球后备人才规模与质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有33个专业层男女排球俱乐部,已经具备开展职业排球联赛的基本条件;但没有1家真正意义的职业排球俱
淋病是古老的性病之一,在我国性传播性疾病(STD)中占首位,女性淋球菌感染及非淋病菌性尿道炎(NGU)均需做淋球菌培养来确诊或排除淋病。BIOCULT-GC测定系统是进口小包装的改良T-M
台湾地区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本着“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之发展”的精神,以行政主管机构为主导,借助行政奖助、财政投入、人才培育、版权保护、租税优惠等多种手段,大
我国在住房保障的体系建设中付出了很多心血。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关乎民生的话题。房价的攀升,让很多人承受着巨大的买房压力,尤其是对于低收入工作者来说,买房更
长期以来,理论界往往将费尔巴哈哲学的性质定位于唯物主义,将费尔巴哈对于马克思早期哲学的影响归结为唯物主义哲学的思维原则和认识方式。令人费解的是费尔巴哈明确地将自己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很高,病程15年或更长的患者,视膜网病变的患病率为98%,是糖尿病
究着重分析了幼儿园消防安全的预防与自救目标,同时解析了幼儿园消防安全隐患的干扰因素,就幼儿园火场逃生的自救基本常识,以及加强幼儿园安全防火预防与自救能力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