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进一步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中的运用不断加强,并且信息技术课程也被基础教育纳入了必修课的范围之内。但是,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于过去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因此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方式正在被逐步的引入到教学中。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和知识表征工具,其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特征、目标等都具有相适性。本研究试图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旨在解决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借鉴。论文共分为六章:第1章是研究概述。本章在分析研究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思维导图应用研究的现状和国内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本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研究意义,并介绍了本研究的目标、内容、思路以及方法。第2章是本研究的有关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概念、特征、要素、用途,并阐述了脑科学理论、图式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用来指导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是思维导图运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策略。本章首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绘制工具及其绘制方法;其次,阐述了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原则;最后,结合前两部分内容提出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第4章是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本章主要是在第三章提出的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策略的指导下,设计了两个基于思维导图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并运用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具体的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深入探究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思维导图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优势;(2)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是否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3)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4)运用思维导图实施教学所存在的局限性、应用条件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第5章是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研究的结论与反思。这一章主要是对第四章的行动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研究得出: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优势,不仅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但同时思维导图教学方式也存在着局限,它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也不能解决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只能弥补教学中的部分不足;而且要运用思维导图实施有效的教学,还应当重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条件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6章是总结与展望。这一章对本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说明了本研究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最后,对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