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首先制备出几种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稀土配合物,并将部分配合物引入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介孔二氧化硅以及含有功能基团的聚苯乙烯微球体系中,制备出含稀土配合物的复合体系,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沉淀法制备了三种Eu<3+>掺杂的硫化物共纳米晶,它们分别是Eu<3+>:CdS、Eu<3+>:ZnS和Eu<3+>:CuS.透射电镜显示,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控制纳米晶生成不同的形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三个纳米晶体系均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能.合成了Eu<3+>、Cd<2+>双核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验证.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Cd<2+>离子的存在妨碍了稀土离子的发光.利用溶液法制备了聚酰亚胺—稀土氧化物和聚酰亚胺—稀土配合物的纳米复合材料.论文还将Eu(AA)<,3>Phen组装进了MCM-41的介孔,通过XRD,FTIR以及氮气吸附试验证实了Eu(AA)<,3>Phen已经组装进了介孔中,而不是简单与MCM-41进行掺杂.对进入氨基修饰过的介孔二氧化硅中的Eu<3+>具有更好的荧光性能,说明介孔二氧化硅可以有效地阻止稀土离子的浓度猝灭.论文还通过配位作用将稀土配合物连接到PS微球表面,研究了4种不同EuCl<,3>含量的复合体系,并对其形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