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而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很多老年患者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疾病。研究显示,年龄因素是患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就是其中一种老年患者易患的较为常见的麻醉手术后出现持续存在的记忆力、抽象思维和定向力的障碍,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变差的并发症。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的认知、学习、记忆等缺失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当前亚麻醉剂量的麻醉剂在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方面得到广泛关注,于是氯胺酮作为分离性麻醉剂的一种又进入我们的视线之中。研究表明,术中辅助以小剂量氯胺酮可以降低术后痛敏、镇痛效果显著,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的作用。因其作为NMDAR的非竞争性拮抗剂,麻醉剂量的氯胺酮会对老年患者短期的学习、记忆能力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更易引发POCD。由此,课题侧重于关注小剂量氯胺酮的使用与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通过神经行为学方面、神经元凋亡方面及基因与蛋白水平的实验,明确了5 mg/kg氯胺酮重复注射辅助麻醉不会对老年大鼠短期认知功能造成影响,10 mg/kg氯胺酮重复注射辅助麻醉在基因及蛋白水平上会造成一定影响,而15 mg/kg氯胺酮重复注射辅助麻醉会导致老年大鼠认知功能损害。目的:探讨腹腔重复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从而为全麻手术中是否辅助以小剂量氯胺酮提供参考。方法:制作18月龄SD大鼠腹腔重复注射小剂量氯胺酮的模型。本实验共成功建立40只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即注射生理盐水组(C组)、5 mg/kg氯胺酮组(T1组)、10 mg/kg氯胺酮组(T2组)、15 mg/kg氯胺酮组(T3组)。在建立腹腔重复注射不同剂量氯胺酮模型1d后,进行以下实验:1、Morris水迷宫实验(每组10只大鼠,n=10),测定大鼠逃避潜伏时间、游泳总路程、穿梭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4个参数,观察每只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情况。2、取大鼠左侧大脑,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每组5只大鼠,n=5)测定大鼠大脑中NR1、NR2A、NR2B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每组五只大鼠,n=5)。3、取大鼠右侧大脑,运用高尔基染色(Golgi-Cox impregnation)的方法(每组5只大鼠,n=5),观察其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变化情况。4、取大鼠大脑,利用RT-PCR技术(每组5只大鼠,n=5)分别测定NR1、NR2A、NR2B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T1组和T2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时间、游泳总路程、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梭平台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3组与C组相比,大鼠逃避潜伏时间(p<0.01)、游泳总路程(p<0.05)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p<0.05)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2、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T1组大鼠大脑中NR1、NR2A、NR2B的表达与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相比,T2组大鼠大脑NR1和NR2B的表达有较大差异(p<0.05),NR2A的表达基本无差异(p>0.05);T3组对比C组,NR1、NR2A、NR2B的表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高尔基染色实验结果显示,T1和T2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内树突棘密度与C组相比无差异(p>0.05),T3组与C组相比存在极大差异(p<0.001)。4、RT-PCR实验结果显示,T1组NR1、NR2A、NR2B m RNA的表达量与C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相比,T2组NR1 m RNA的表达无差异(p>0.05),NR2A、NR2B m RNA的表达存在较大差异(p<0.05);T3组NR1、NR2A、NR2B m RNA的表达较C组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1、5 mg/kg氯胺酮三次重复注射不管是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上,大脑内NMDAR的表达上,还是神经元凋亡上都不存在影响,说明5 mg/kg氯胺酮三次重复注射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无影响,可辅助使用。2、10 mg/kg氯胺酮三次重复注射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大脑神经元的凋亡基本无影响,对大鼠大脑NR1和NR2B的表达、NR2A m RNA和NR2B m RNA的表达有较大影响,说明10 mg/kg氯胺酮三次重复注射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存在一些影响,使用时需要谨慎选择。3、15 mg/kg氯胺酮三次重复注射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有一定的影响,对大脑内NMDAR的NR1、NR2A和NR2B表达有很大影响,对大脑神经元凋亡会产生极大影响,说明15 mg/kg氯胺酮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有很大影响,故不建议辅助该剂量的氯胺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