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煤矿井下受到采动影响的回采巷道(简称“采动巷道”)围岩破坏严重,矿压显现剧烈,围岩控制难度大。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方法,对采动巷道的变形、破坏规律以及围岩控制技术开展研究。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①对西南地区某煤矿开展了现场调研,并通过钻取煤岩试样进行力学测试,获得了目标煤层采场煤岩层的物理力学参数。②构建缓倾斜薄煤层三维采场力学计算模型。对分步开挖条件下,采场围岩内的应力分布及演化规律进行分析,获得了采场侧向及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的变化规律;对采动过程中采场底板应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缓倾斜薄煤层中采动造成的底板应力重分布影响可达到约6.7倍采高区域,底板破坏呈现“勺形”的非对称破坏形态。③基于对巷道围岩的弹塑性理论分析,得到巷道围岩变形主要取决于巷道所处岩层的原岩应力、岩石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巷道支护阻力以及巷道开挖半径。其中,围岩塑性区半径与巷道半径、原岩应力成正比,与内聚力、内摩擦角以及巷道支护阻力成反比关系。④通过对双巷开掘数值分析,获知双巷空间的相对位置对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水平和垂直错距的增加,巷道间的相互影响迅速减小,顶底板和两帮相对移近量也明显减小;相邻巷道的开掘对已掘进巷道产生明显动载影响;随着开掘距离的临近,相邻巷道围岩塑性区逐渐联通,相邻巷道间岩柱在双巷帮部岩体的垂直载荷作用下多呈现剪切破坏形式;巷道围岩内支承压力的叠加是造成围岩变形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岩柱的完整性是影响叠加载荷传递效率的重要原因。⑤通过不同应力集中系数下巷内支护设计数值模拟,得出高应力集中系数对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影响显著;在不同的锚杆密度下,异形巷道的高应力区主要出现在顶板高帮顶角处和两帮底脚处;围岩的整体性直接影响顶底板及两帮的破坏深度,但通过施加槽钢可有效减少围岩破坏范围,降低巷道边角的应力集中程度。⑥从实际生产出发,结合现场调查和矿压监测,选用现场实例对比分析了回采巷道在受到煤层开挖影响前后的变形破坏规律;选用桁架锚索加强支护后,采动巷道围岩控制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