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Pknox2和Foxp1在肢芽和骨骼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64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骼作为人体一个高度复杂的组织器官,长久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转录因子在骨骼发育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论文主要通过遗传学手段,以小鼠四肢骨发育为模型,研究了两个转录因子在骨骼发育中的功能。我们发现Pknox2基因在肢芽发育的过程中具有时空特异的表达谱,在肢芽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过表达能够改变肢芽的近远端轴向的模式决定,通过调控Hox基因的表达区域,特异地影响小臂骨发育形成。在软骨前体细胞中过表达Pknox2同样能够调控前肢的小臂骨发育,抑制软骨细胞的早期分化,并且下调了小臂骨中pSmad的信号活性。在成骨前体细胞中过表达Pknox2并不影响成骨的发育。结合Pknox2的表达谱,这些转基因小鼠的缺陷表明Pknox2基因对前肢小臂骨的发育非常重要,尤其能特异性的调控尺骨发育和三角肌粗隆的形成。   Foxp1的表达则起始于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前体细胞的分化,之后在软骨膜内具有高水平表达。我们发现在软骨前体细胞中过表达Foxp1能够抑制软骨细胞的成熟,致使软骨发育不全,并导致软骨内骨化过程被严重抑制。而在软骨前体细胞中条件敲除Foxp1的小鼠表现出圆形头盖骨,短颅面骨,长门牙,个体变小等类似于人类Apert/PfeifferSyndrome的小鼠模型的表型。对胚胎期胫骨的分析表明,敲除Foxp1会时使软骨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增殖减少,抑制软骨细胞的成熟分化,成骨细胞的分化提前等类似于激活Fgf信号通路的表型。这些证据表明,Foxp1同时调控了软骨和成骨的发生,并且部分功能可能是通过Fgf信号通路实现的。本论文的数据表明两个转录因子在肢芽和骨骼的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认识骨骼发育的机制及骨骼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由于氟离子对自然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的双重影响,因此人们便设计各种不同的化学传感器对氟离子进行检测,其中利用氟离子与氢键供体形成氢键或脱质子作用而设计的传感器得到
会议
本文利用纳米二氧化钛(NT)的增强作用,采用预混和密炼加工技术,制备了含有机锡/铈金属皂/双季戊四醇/NT复合稳定剂的聚氯乙烯薄膜,并使用刚果红试验、烘箱静态老化法、非等温热失重(TG-D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红外(TG-FTIR)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技术,分别对含(A)有机锡/铈金属皂/双季戊四醇/NT(0.5:0.5:1.0:5.0:1.0(偶联剂)份)、(B)有机锡/铈
学位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Dawson结构磷钨酸镧催化剂(40%La2P2W18O62·nH2O/MWCNTs),并通过EDS、SEM、XRD和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催化1,4-丁二
会议
  石墨烯是一种单原子层的碳二维纳米结构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电化学领域石墨烯主要应用在超级电容器[1]、锂电子电池[2]、气
会议
  本文以苊醌二肟(H2L1)与 Mn(Ⅱ)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一个簇合物[1,2][Mn3(μ3-O)(L1)3(CH3OH)2(OAc)](1)和两个一维聚合物[Mn6(μ3-O)2(L1)6(CH3OH)2(OAc)2]n(2)、[M
会议
本研究利用PCR直接测序与克隆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筱翅无声蝗(Asonusbrachypterus)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与GenBank上获得的4种网翅蝗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以癞蝗科宽
  本工作利用均苯三甲酰三丙氨酸(L-TMTAH3)[1]与 Er(Ⅲ)反应,调控其反应条件,得到一种新的配合物Er2(L-TMTA)2(H2O)3(1).通过 X-单晶衍射测定其结构,结构研究表明该配合物
  吡啶三氮唑类配体作为重要的功能基,一些基于其合成出的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及磁性[1-2].本文以 1,3-二(3-(5-(2-吡啶基))-1H-1,2,4-三氮唑基)丙烷作为配体,与 CoCl
  本工作以N-羟基-1,8-萘二甲酰亚胺(HL)为配体[1]分别与Ni(Ⅱ)、Gd(Ⅲ)反应,得到一个四核镍簇合物[Ni4(L)4(CH3COO)4]·2DMF(1)、一个六核钆簇合物[2][Gd6(L)10(CH3OH)2(N
  本文以 2-氨基-N-{2-[(2-氨基苯酰)氨基]苯基}苯甲酰胺(L)为配体合成了 Cu(Ⅱ)配合物 CuL,将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进行杂化,形成了新型的人工金属酶(CuL-HSA).催化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