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微结构的制作及其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aweihb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在超高密度磁存储技术、磁阻传感器、磁随机存储器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微米、纳米磁性单元阵列最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兴趣。目前,磁性单元研究包括微米、亚微米以及纳米尺度的磁性单元的制作及其特殊的磁特性研究。这些微小的单元的磁特性与大块材料以及连续膜的磁性有着诸多的不同之处。各向异性、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状态的磁畴结构是其中的几个最重要的问题,它们对于磁滞回线、矫顽力、剩磁、饱和场都有影响,而这些参数对于磁性单元的应用是很重要的,虽然已经有大量的工作对其进行了研究,但由于磁性单元结构磁性的复杂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在众多的磁性材料中,CoFe被认为是在自旋电子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铁磁性材料之一。本文以采用磁控溅射在Si衬底上沉积Ta\Co0.9Fe0.1\Ta的三明治薄膜为基底,采用全息光刻-离子束刻蚀技术制作微米、亚微米以及深亚微米的Co0.9Fe0.1单元结构,并研究了Co0.9Fe0.1单元磁性。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一.Ta\Co0.9Fe0.1\Ta单元阵列的全息光刻离子束刻蚀制作研究1)全息光刻获得二维图形的研究。本文采用苏州瑞红公司RZJ-390型正性光刻胶,系统研究了劳埃镜光路两次曝光制作二维的光刻胶图形从孔阵到点阵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曝光量和显影时间的关系,得出获得二维光刻胶孔阵和点阵的最佳曝光量与显影时间。讨论了全息光刻工艺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优化的工艺参数组合。2)高反射率基底垂直驻波图形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磁性材料具有高反射率,实验测得50nm厚的Ta\Co0.9Fe0.1\Ta薄膜对于波长为441.6nm的全息光刻激光光源具有较大的反射率,全息光刻的基底反射形成的垂直驻波将对光刻胶图形产生严重影响。惯用的减少垂直驻波影响的方法是使用抗反膜(ARC),也有采用增加曝光量的方式来减少垂直驻波。但是,使用抗反膜的工艺复杂,增加曝光量则使得光刻工艺的可重复性以及可控性下降,本文利用光刻胶灰化工艺很好地消除了垂直驻波的影响,使得高反射基底全息光刻可控性得以提高。3)全息光刻实现100nm以下图形尺寸的方案研究。利用增加曝光量、增加两相干光夹角的方法获得了特征尺寸200nm的一维光刻胶条纹图形和特征尺寸100nm的二维点阵图形。利用光刻胶灰化工艺的各向同性,将光刻胶灰化技术引入纳米级精确可控光刻胶图形研究,制得了单元尺寸为150nm的光刻胶图形。4)Co0.9Fe0.1合金膜图形化氧化防护研究。由于离子束刻蚀后,大量单元侧壁暴露在空气中,因此Co0.9Fe0.1会被氧化。采用XPS研究了刻蚀后样品中的元素氧化情况,表明在空气中放置一周后的样品中的Fe大部分被氧化成三价氧化物。为了防止样品的氧化,我们采用刻蚀后原位溅射生长Au薄层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样品氧化问题。二.Co0.9Fe0.1单元阵列的磁性研究将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SXMCD)技术引入到铁磁性微结构表征的研究中。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磁性圆二色实验站为平台,探讨了XMCD技术用于磁性微结构单元表征所需要的条件。研究了样品有效吸收面积减小对于XMCD谱的影响。采用SMOKE、SQUID获得了多种Co0.9Fe0.1磁性深亚微米图形单元的室温的磁滞回线。得到其饱和磁场强度、矫顽力等重要的磁性。利用磁力显微镜(MFM)获得了Co0.9Fe0.1磁性深亚微米图形单元磁畴结构,并分析了其磁畴形态。我们的研究成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吻合,并丰富了铁磁性亚微米单元磁性研究技术。
其他文献
本文对快电子、中能离子与原子、分子碰撞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电子碰撞与离子碰撞两部分。电子碰撞部分:在本实验室高能量分辨电子动量谱仪的基础上,加入离子成像系统,设计了一台快电子(e,2e+ion)符合谱仪,并完成了初步调试工作。通过重新设计电子学及数据采集系统,使得该谱仪能够在(e,2e)、(e, ion)、(e, e+ion)、(e,2e+ion)等不同的工作模式下进行电子碰撞实验,从而能够进
学位
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球20~79岁成年人中约有4.63亿人诊断为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3%,其中,我国糖尿病患者高达1.16亿,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正面临着糖尿病带来的巨大负担。糖尿病带来的危害是系统性的,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疾病中占居首位,是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较健康人群增加2~4倍,糖
期刊
在深对流活动中,有一部分对流能穿透对流层顶,这类对流称为穿透性对流,它对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pper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简称UTLS)区域的能量、水汽以及痕量气体的收支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而UTLS区域内的辐射平衡也是全球能量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卫星观测资料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深对流活动有了一定认识,特别是首部星载测雨雷达的升空,深对流及穿
日冕物质抛射(CME)是大尺度的太阳活动现象,它引起地球空间环境的剧烈扰动,是空间灾害天气的主要源头。对CME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是太阳物理和日地空间物理领域十分重要的课题。尽管这些研究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但是由于观测技术的限制,到现在为止,人们连CME的起源都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本文就CME的起源问题作了相应的研究,并提出了可能的CME触发机制。我们首先回顾了CME的观测特征以及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C
学位
近些年,电子自旋共振(ESR)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结构生物学的研究,在蛋白质结构解析、蛋白质构象变化等等一系列重要的结构生物学问题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结构域是蛋白质的基本构建模块,也是有特定功能蛋白质中独立进化的结构单元。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域有明确规定的职能和行为,是各种细胞生命过程中的基石。基因组分析表明,超过70%的真核生物蛋白为多结构域蛋白。多结构域蛋白的模块化特性为其提供了稳定性以及新的合作
降雨是对流层中最常见的气象要素之一,它不仅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而且降雨体系在整个大气的能量传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在相当程度上引起了全球热量和湿度的重新分布。因此很早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对它的了解将推动大气海洋耦合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潜热在大尺度环流中的作用,提高我们对暴雨系统的动力学及形态学等许多方面的理解。目前,机载、星载雷达被越来越广泛的用于降雨的观测,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如
学位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稀有气体和双原子分子(CO,NO)团簇的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实验和理论研究,还介绍了原子分子物理实验站稀有气体滤波器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以及乙苯的光电离实验和理论研究。第一章介绍了原子、分子和团簇的光谱学和动力学研究现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光电离和光离解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如绝热电离能、垂直电离能、光电离截面、超激发态、里德堡态,以及基本的离解机理。介绍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中常用的实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能够很成功的描述很多物理实验结果。它成功的预测了粲夸克(c),底夸克(t),Z玻色子,W玻色子以及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量子色动力学(QCD)能够描述标准模型中夸克和胶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基于格点量子色动力学的计算,在高温和低重子密度条件下,会发生从强子物质到夸克解禁闭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相变。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也被认为存在于宇宙早期的演化中。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
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NSRL(National SynchrotronRadiation Laboratory)光电子能谱光束线和实验站的建设,一个是对Cu/3C-SiC界面的研究。NSRL原有的光电子能谱光束线自建成以后,在同步辐射应用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条光束线存在很多问题,使光电子能谱实验站不能充分发挥同步辐射的优势,因此决
《芙蓉楼送辛渐》是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本课是开展"空中课堂"期间准备的一节常规课,面向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全体四年级学生。一、激趣导入,唤起学生情感体验1.(出示PPT)今天我们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本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在阅读中我们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在习作中,则要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