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在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不但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如果产生并发症,治疗不及时或不妥当会有坏疽、截肢的严重后果。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可疑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治疗后的随访。近年来,多层螺旋CT发展较快,其扫描速度更快,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更高,覆盖范围更广。本研究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应用价值:(1)探讨16层螺旋CT诊断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可行性、准确性。(2)比较64层螺旋CT动脉造影不同层厚重建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显示能力。(3)比较16层螺旋CT动脉造影和64层螺旋CT动脉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显示情况。(4)探讨64层螺旋CT caredose 4D技术评价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可行性。 材料和方法: 1.对50例临床可疑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行腹主动脉和下肢动脉的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根据膈肌水平的腹主动脉内CT值达到100HU后延迟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25次检查(1组)延迟时间为4秒,25次检查(2组)延迟时间为10秒,余扫描参数两组均相同。其中30例患者又于CTA检查前或后两周内行DSA检查。 2.对15例临床可疑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行下肢动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均用0.6mm准直扫描,分别用1.0mm/0.7mm(层厚/层间距)(1组)、1.0mm/1.0mm(2组)、2.0mm/1.0mm(3组)重建。 3.对120例临床可疑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分别行下肢动脉的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60例)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0例)。 4.对50例临床可疑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行下肢动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25次检查(1组)应用115mAs和caredose 4D技术,25次检查(2组)应用130mAs,余扫描参数两组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