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啦啦操运动起源于美国,最初是是以一种在竞技比赛场中为运动员加油呐助威的活动形式存大,慢慢演变成一项专业性,欣赏性,竞技性极强的运动项目。在众多的新兴体育运动中,啦啦操运动因其独特的技术风格和热情奔放的表演,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人们的青睐。2000年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引进啦啦操运动后,发展势头迅猛,同时也成为广受青少年欢迎的竞赛项目以及竞技赛事很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但啦啦操是一直是非奥运会项目,直到2016年底才成为奥组委承认的临时项目,啦啦操项目进入奥运会,一直以来都是全体啦啦操人梦魅以求的事情,也是中国啦啦操工作者一直在为之奋斗的事情,提高啦啦操竞技水平,对我国啦啦操相关科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学方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00-2016年16年间CNKI中国知网上收录的所有有关啦啦操(啦啦队)的1580篇文献资料及45篇核心期刊的引文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啦啦操文献总量为1580篇左右,其中核心期刊文献45篇,科研总量不大,且高价值,高创新的文章占比不高,基金课题数较少,以省级基金项目为主,科研信息传递速度较快。2、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的啦啦操科研论文引文学科以体育学科为主,非体育类学科的引用率比较低,引文类型以期刊、图书,硕博论文为主,引文结构不够合理;引文语种比较单一,以中文为主,英语是主要的外文引用语种。3、我国啦啦操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多样,但相对比较集中,相比较严谨的实验法,SWOT数据分析法等方法的使用较少。4、我国有关啦啦操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现状及趋势的研究,基础学科理论研究较少。5、我国从事啦啦操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普遍年龄较低,文化水平较高,职称较高,但产出率较低,尤其在关键技术和专业特点反向的研究不够深入。6、我国有关啦啦操研究的工作者研究趋于严谨。研究的地域性较强,东西部分布严重不均衡。7、我国啦啦操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主要集中在诸如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的体育类专业院校,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体育院系。主要的科研人员有:马鸿韬、张中印、徐中秋、邱建刚、周燕、方熙嫦、周建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