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乒乓球横拍进攻型选手马龙、张继科的技战术对比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统计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技术、线路、落点及其组合等方面着手,统计观察马龙、张继科两位优秀男子横拍进攻型打法选手32场、169局比赛录像,比较分析具体战术运用的异同点,总结一般规律。结论如下:  发球战术中,张继科发球的威胁性和控制性好于马龙,稳定性方面水平相近于,发球线路和落点变化要比马龙少。  一、三板战术中,虽然马龙、张继科都以发球抢攻战术为主,但张继科发球抢攻的效果要好于马龙,张继科抢攻更加积极主动,抢先上手,发球抢攻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发球控制,而马龙虽然也以发球抢攻为主,但发球抢攻和发球控制的使用率的差距没有张继科明显。发控战术中,马龙的总体运用效果要好于张继科。  一、三、五板战术中,马龙、张继科选手都是以发球后连续攻为主,但是张继科的稳定性要比马龙差。此外,马龙板与板之间的衔接速度要比张继科快。  接发球战术中,马龙、张继科选手都以接抢战术为主,而接抢都是以反手攻运用最多,张继科的接抢战术使用率明显高于马龙,但是得分效果要比马龙差;接控战术中,马龙运用的综合效果明显好于张继科  二、四板战术中,张继科以连续攻战术为主,控攻战术为辅,马龙正好相反。在连续攻战术的运用效果方面,张继科进攻凶狠,但稳定性差,马龙则是稳中带凶;在控攻方面,张继科表现的更加细腻,接发球变化较多,以不变应万变,能够通过第二板的接发球控制为自己的下一板进攻创造更好的机会,而马龙的临场变化较少,主要是通过让对方拉球后进行相持。  二、四、六板战术中,马龙、张继科选手都是以主动衔接为主,但总体运用效果张继科好于马龙。  七、八板后相持战术中,马龙、张继科都采用主动进攻的策略,主动相持中,马龙的运用效果要好于张继科,均衡相持中,张继科的运用效果要好于马龙,被动相持中,两人的运用效果都较差。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通过大鼠实验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针刺抑制骨骼肌纤维化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研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32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安
乒乓球在中国被誉为“国球”,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的长盛不衰,与其雄厚的科研力量是分不开的。其中对乒乓球制胜规律的把握和世界乒乓球发展趋势的认识,使得中国乒乓球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绿道成为国外最为流行的协调人与自然的方法之一。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绿道建设首开中国之先河。截止2012年底,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基本建成6条区域相连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属于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可见体育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关系到人民健康需求的民生工
单脚背飞扣球技术是背飞扣球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中国女排在1982年国际比赛上首次运用,它的出现引起世界排球界的高度关注。其技术特点及进攻效果是双脚起跳扣球无法替代的,
拉丁舞是属于体育舞蹈范畴的一项新兴运动项目,它是融合体育、艺术、舞蹈于一体,将“健”与“美”有机结合的比赛项目。自拉丁舞传入中国以来,很快受到社会、学校等各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