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统计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技术、线路、落点及其组合等方面着手,统计观察马龙、张继科两位优秀男子横拍进攻型打法选手32场、169局比赛录像,比较分析具体战术运用的异同点,总结一般规律。结论如下: 发球战术中,张继科发球的威胁性和控制性好于马龙,稳定性方面水平相近于,发球线路和落点变化要比马龙少。 一、三板战术中,虽然马龙、张继科都以发球抢攻战术为主,但张继科发球抢攻的效果要好于马龙,张继科抢攻更加积极主动,抢先上手,发球抢攻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发球控制,而马龙虽然也以发球抢攻为主,但发球抢攻和发球控制的使用率的差距没有张继科明显。发控战术中,马龙的总体运用效果要好于张继科。 一、三、五板战术中,马龙、张继科选手都是以发球后连续攻为主,但是张继科的稳定性要比马龙差。此外,马龙板与板之间的衔接速度要比张继科快。 接发球战术中,马龙、张继科选手都以接抢战术为主,而接抢都是以反手攻运用最多,张继科的接抢战术使用率明显高于马龙,但是得分效果要比马龙差;接控战术中,马龙运用的综合效果明显好于张继科 二、四板战术中,张继科以连续攻战术为主,控攻战术为辅,马龙正好相反。在连续攻战术的运用效果方面,张继科进攻凶狠,但稳定性差,马龙则是稳中带凶;在控攻方面,张继科表现的更加细腻,接发球变化较多,以不变应万变,能够通过第二板的接发球控制为自己的下一板进攻创造更好的机会,而马龙的临场变化较少,主要是通过让对方拉球后进行相持。 二、四、六板战术中,马龙、张继科选手都是以主动衔接为主,但总体运用效果张继科好于马龙。 七、八板后相持战术中,马龙、张继科都采用主动进攻的策略,主动相持中,马龙的运用效果要好于张继科,均衡相持中,张继科的运用效果要好于马龙,被动相持中,两人的运用效果都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