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主要胚胎性疫病病原人工共感染的试验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t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胚胎性疾病是一类由多病原引起的综合性疾病,可造成禽胚发育受阻,胚胎死亡,孵化率降低等现象,导致养禽业的重大经济损失。近几年,家禽发生多种病原共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多种病原共感染常常引起非典型的病变。细菌性胚胎性疫病病原种类较多,且多数是条件性致病菌,由不同的细菌多重感染诱发的疾病越来越常见。过去报道的细菌性的家禽胚胎病病因主要有鸡白痢、大肠杆菌病、霉形体病、鸡败血支原体病(Mycoplasma gallisepricum, MG)、滑液囊支原体病等。刘红芹等2006年曾报道山东某大型AA父母代肉种鸡所产种蛋中鸡白痢、鸡败血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鸡大肠杆菌和禽波氏杆菌雏率为4.50%~17.60%、死胎率为6.73%~29.40%。鸡白痢、鸡败血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鸡大肠杆菌和禽波氏杆菌(Bordetella Avium)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3.59%、12.69%、8.10%、19.62%、37.14%。经病原分离鉴定为的多重感染。孙晴等2007年也曾报道类似的情况。由此可见鸡毒支原体、鸡沙门氏菌、鸡波氏杆菌为几种常见鸡胚胎细菌性疫病的病原,因此,本研究针对这三种常见鸡胚胎细菌性疫病的病原进行了人工共感染与检测。主要对这三种病原微生物的共感染的致病性,以及间接免疫荧光(IFA)与PCR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本研究探讨这几种病原引发疾病时造成的危害,以及发病机理,为防治和诊断禽类胚胎细菌性疫病的多重感染提供依据。本研究分为二部分:一鸡主要胚胎性疫病病原人工共感染致病性的研究本研究利用三种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鸡胚胎细菌性疫病的病原,即鸡毒支原体、鸡沙门氏菌、禽波氏杆菌进行人工共感染试验,分别对11日龄SPF鸡胚(10枚/组)和1日龄SPF雏鸡(10只/组)进行三种、两种、一种病原微生物的人工感染,雏鸡每6h观察一次,鸡胚每8h观察一次,主要对生长情况,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死亡雏鸡、鸡胚进行剖检,进行病原学与病理学观察。结果三种病原的共感染致病性最强,出现死亡的时间,鸡胚为8h、雏鸡为6h,死亡率也最高,雏鸡为60%,鸡胚为100%。双重感染中,鸡毒支原体与禽波氏杆菌共感染组和鸡沙门氏菌与禽波氏杆菌共感染组出现死亡时间(12h)和死亡率(50%)相同,鸡毒支原体与鸡沙门氏菌共感染组相比较,致病性较轻,但是鸡群生长发育缓慢。无论通过肉眼观察和还是病理组织学观察,三种病原共感染的雏鸡和鸡胚病变最严重,各组织器官都出现明显病变,两种病原共感染次之。总之,多种病原发生混合感染会引起更严重的病情以及更高的死亡率,并且常常引起非典型病变,难于作出诊断。二鸡主要胚胎性疫病病原人工共感染检测方法的研究近几年,家禽发生多种病原共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多种病原共感染常常引起非典型的病变,因此,发生多种病原共感染时很难通过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为了在发生共感染后能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本研究通过对三种病原(鸡毒支原体、鸡沙门氏菌、禽波氏杆菌)的共感染分析研究,其目的在于研究病原的分布状况及其病原的消长规律,建立三种病原共感染的IFA、PCR等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鸡毒支原体的感染气囊感染最严重、肾脏次之、其后是肝脏;禽波氏杆菌与鸡沙门氏菌在肝脏和法氏囊感染最严重、肾脏和肺脏次之;另外,对于禽波氏杆菌感染鸡,皮下也含有大量病原菌。雏鸡在感染24h内各病原含量呈快速增长趋势,36h后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一直持续到8周左右。在三种病原共感染的雏鸡组织中,每种病原的含量与单独感染、双重感染的含量相差不大。鸡胚在感染24h内各病原含量呈增长趋势,24h达到最高峰,24h之后缓慢下降,多种病原共感染的鸡胚病原的含量略低于相同病原单独感染的鸡胚。建立起的三种病原共感染的IFA、PCR快速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出现快。本研究为三种病原共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认为在高中教育阶段建立素质学分制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评价上有重要参考作用,有利于师生素质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高中教育 学分制 素质教育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区的素质教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很多中学把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轰轰烈烈,但应试教
干扰素是在特定的诱生剂作用下由淋巴细胞分泌的具有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分化、抗肿瘤和调节免疫功能等活性的糖蛋白。在动物体内自身存在的干扰素极其微量,以传统的方法难以
摘 要: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美术教育有着独特的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因此,美术教育应该本着引导和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教学理念,承担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更要加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这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美术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功能。  关键词: 美术 美术教育 文化功能 传统文化    各国文化因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异,但
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习是主动还是被动,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程度,也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关键因素。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每位教师都各有方法,而且每一种方法都各具特色。我从如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为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解决小学升初中后初一新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为广大一线教师、班主任解决新生出现的不适应等问题提供参考和帮助,我对300名初一新生学生做了调查,发现30%的小学生升入初中之后成绩直线下降,甚至有厌学倾向;40%的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生活不适应;只有30%左右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就目前而言,国内研究本课题的校本
“传道、授业、解惑”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简明的概括,它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但没有突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