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的交互影响、传导效应与政策应对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nchou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并逐渐席卷全球,此次疫情使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同时,更是引发了各界对不确定性问题的深度思考,这是中国在国际疫情冲击与经济下行压力叠加背景下,着力推进“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促进经济和金融平稳健康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议题。毋庸讳言,现如今中国经济运行的内外部环境中不乏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面临着国内资源错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及金融市场“脱实向虚”等不稳定因素的考验,另一方面也持续地承受着发达经济体金融风险外溢传染、新兴经济体的结构性改革冲击、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变数、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其他形式的孤立主义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为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带来了明显的潜在不确定性,并成为经济金融行稳致远的重大阻力。在此背景下,为避免短期冲击演变为长期风险,提高中国未来应对突发性大、扩散传导能力强的未知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冲击能力,采取实证和理论相结合的研究范式,依照“提出问题→实证考察→理论解析”的严谨逻辑,在实现中国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的分离测度以及明确其间交互影响动态的基础上,基于动态计量模型从经济和金融两个层面总结不确定性冲击影响经验事实,并据此构建出包含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的非线性DSGE模型对各不确定性的冲击传导机制展开系统阐释;不仅如此,作为本文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的重要体现,结合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冲击影响下的反应动态与调控效能,拓宽以往不确定性相关理论研究中政策机制的选择范围,使用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实验与“反事实”数值模拟分析,探索有效应对多维不确定性冲击的多目标政策调控模式。具体的研究细节及结论如下:论文第1章介绍了中国经济和不确定性冲击的现实与理论背景,同时提出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和研究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之处。第2章具体梳理了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的内涵与测度方法、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的冲击影响作用与政策应对等主题相关的经典文献,在厘清本文研究与已有成果间关联关系的基础上,设计出本文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同时,为进一步夯实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还依托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理论,构建出不确定性冲击与经济金融波动之间传导机制的理论框架,并梳理出不确定性冲击影响效应的状态依赖和叠加特性,为后续的实证考察提供了重要的论证思路。总的来看,第1章和第2章旨在为论文后续的实证考察、理论机制阐释等章节作基础铺垫。第3章基于不确定性的定义内涵,使用不受数据维度限制,且能够利用更多经济金融信息的高维因子模型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进行分离测度,并结合经验分析、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基于TVP-VAR模型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对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的变动特征与交互影响动态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均存在明显的阶段性波动特征,在重大危机事件下二者均会表现出显著上升的波动特征和关联态势,不确定性冲击具有明显的多维性和异质性特征;金融不确定性是引起经济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和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不确定性对金融不确定性的影响相对较低,二者的交互影响主要表现为金融不确定性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单向影响;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以来,经济不确定性的溢出作用明显增加,且大于金融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第4章结合中国宏观和中观(省级)经济两个维度,基于SV-TVP-VAR模型、SVTVP-DF模型和PCHVAR模型等动态计量方法,系统考察了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动态及其状态依赖特性。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均是引起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但相较之下,金融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所产生的放大效应更大且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滞后性和持续性;进一步地,上述宏观现象具有广泛的中观支持,中国省级不确定性在重大危机事件下也会呈现出局部上升的共同表象,且在东、中、西部区域内具有明显的共振和分化特征,表现出中东部地区先行攀升,西部地区相继扩散的分布态势;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波动影响效应的相对大小受地方信贷供给规模、产业结构和财政规模等实际经济金融因素影响表现出显著的状态依赖特征,在不同条件状态下其间的冲击影响效果和形成机制由此发生了重要变化。第5章综合中国宏观和中观(子市场)金融两个维度,基于TVP-FAVAR-DMA模型和频域连通性等动态计量方法,系统考察了不确定性冲击下中国金融市场的波动特征与叠加机理。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市场波动与经济、金融不确定性的变动态势特别是在重大危机事件下具有明显的相关特征,其波动态势受不确定性冲击影响会在各金融子市场波动的共同驱动下偏离3-4年的主周期,在经济或金融不确定性较高时期甚至出现两年左右的短周期波动成分;中国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对金融波动的冲击影响效应以短中期为主,且受经济金融形势与不确定性间的循环传导与加速放大机制的影响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但相应时期内主导不确定性的冲击具有明显的长期效应;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冲击下金融市场波动的叠加机理存在明显差异,以经济(金融)不确定性为主导的时期,短中期金融波动成分主要由股票、债券和货币(信贷、汇率和房地产)市场叠加而成。第6章结合实证考察与理论机制分析,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经验总结,获取相关经验事实,并构建出符合上述宏观经验事实的非线性DSGE模型,从理论上阐释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的冲击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由于其传导机制的差异将产生截然不同的冲击影响效果,其中经济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成本推动性冲击特征,而金融不确定性则在短期内表现为经济紧缩性冲击;企业的价格加成和金融摩擦机制分别是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冲击影响效果的内在决定性因素,也分别是充当金融和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附加放大机制;经济主体的消费习惯、风险厌恶偏好等因素也决定了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冲击影响效应的大小,但并不改变其冲击影响性质。第7章结合实证检验与政策“反事实”模拟分析,一方面基于LT-TVP-VAR模型和STVAR模型等非线性计量方法,对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冲击下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反应动态和有效性进行经验总结,为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冲击政策方案的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另一方面对第6章构建的非线性DSGE模型中的政策机制进行拓展,探索有效应对多维不确定性冲击的多目标政策调控方案。研究发现,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对不确定性冲击表现出显著的时变反应态势、具有明显的相机抉择和滞后特征;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不仅会在量上影响政策调控效果,还会改变其作用方向,二者均会削弱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不确定性越高则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越差,且金融不确定性冲击对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程度明显较强;在应对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负面冲击时,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可为财政政策创造空间,增强政策的可持续性,特别是“增加财政支出+债务管理+混合型货币政策”方案在调经济、稳金融和控债务方面具有突出效能。总体而言,本文首先实现中国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的分离测度、厘清各不确定性冲击的发生与交互影响动态,并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和金融两个层面提取中国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冲击影响的典型经验事实;最后,将宏观经验发现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构建包含经济、金融不确定性冲击以及融入符合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实践的政策规则,从理论上阐释各不确定性冲击传导机制的同时,探索有效应对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冲击的多目标政策调控方案。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和金融等多维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传导和政策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正>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演绎宝玉石的传奇历史,一本书带你走进宝玉石的世界。每一颗精美的石头都是一份珍贵的地球礼物,每一种宝玉石都诉说着一段悠久的地球往事。《小石头里的大秘密》是由地质专家、新锐科普专家马志飞倾力编撰,
期刊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光电和风电等新能源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得到了飞速发展。电动汽车光伏辅助充电站(EVCS)将新能源和电动汽车有效耦合,缓解了大量电动汽车充电引起的电力压力。但是传统固定电价模式存在充电负荷新尖峰和分布不均等现象,导致充电站系统运行效率低与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充电站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已成为充电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充电站之间存在利益竞争、难以平衡收
当前我国海外利益保护经常遭遇“合法性”困境,有效加强国际私法机制的建设和运用,使国际私法体系在海外权益的保护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于海外权益保护问题目前并未在我国国际私法实质正义观念中获得明确的地位,我国现行国际私法中的反致制度、法律规避制度、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直接适用的法制度以及外国判决承认与执行司法适用等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极大影响了我国对本国利益和本国国民利益的有效保护,应进
目的:探讨含去甲基化药物(hypomethylating agent,HMA)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DS/MP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11月—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接受含HMA方案治疗的29例中高危MDS/MP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
八氟-2-丁烯(octafluoro-2-butene)是一种不饱和全氟烯烃,消耗臭氧潜能值(ODP)为0,全球增温潜能值(GWP)为1.97。由于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和优异的工作性能,其在灭火、制冷、发泡、绝缘介质和集成电路等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具有较大潜在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八氟-2-丁烯的合成研究进展,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其在制冷、发泡、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情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其中流体流动一章的内容抽象难懂,容易导致初学者失去学习兴趣。借助趣味性强的球类运动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流体力学知识,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
制动器是轻卡重要的安全部件系统,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整车制动性能及安全性能。随着环境及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通过轻量化结构优化设计,减轻整车整备质量,能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绿色高效发展。本研究基于汽车构造理论及数值分析理论,采用ABAQUS软件,优化了气刹制动器的底板结构,取消了传统制动器的开档结构,并进行CAE强度对比分析及疲劳耐久振动试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CAE强度对比分析发现,轻量化制动器系统
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是一类在干扰素(interferon,IFN)信号通路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能在干扰素的产生和信号传导等方面发挥多种作用。在哺乳动物中,IFN-Ⅰ的作用可以通过包括JAK-STAT(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通路在
核安全是核电站在核能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作为核电站重要组成部分的一回路系统,与核能产生装置直接相连,其稳定运行关系着整个核电站的安全,因此对该系统在事故工况下瞬态流动变化的预测和动态安全性能的评估极为重要。本文以华龙一号核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核动力系统主要部件细管簇的流动阻力进行当量调节与匹配,建立了该系统三维闭式简化模型,为核动力系统主泵卡转子事故工况时主管路内部流态
随着2060年“碳中和”目标以及“十四五规划”的提出与颁布,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工具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公交汽车作为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必将成为落实新能源应用的主体。虽然公交车排班路线具有规律性,但电动公交车充电的经济性会受实际运营环境影响。此外,不同的充电时间与充电模式都会导致不同的经济性问题。因此,研究公交汽车充电站的电能管理与优化策略变得尤为重要。论文首先对电动公交充电站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