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岩蜥与吴氏岩蜥种群遗传学及谱系地理学研究

来源 :西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nche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蜥属Laudakia(Gray,1845)隶属鬣蜥科(Agamidae)蜥蜴亚目,因为岩蜥属分布于高原上,在高原上开展科学考察和研究相对困难等原因。我国分布有7种,分布于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及甘肃省。本属的研究系统学及种群遗传学研究较少。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拉萨岩蜥和吴氏岩蜥存在过度类型,本研究采取零假设,姑且认为是一个物种。采用“长杆活套”法(黄松首创)沿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对拉萨岩蜥和吴氏岩蜥进行广泛、连续而密集的采样。2019年,在拉萨市叶巴村采集4只拉萨岩蜥怀孕个体进行观察记录了拉萨岩蜥的卵生繁殖方式。补充了拉萨岩蜥的卵生繁殖的基础生物学资料。与同属其他物种的繁殖观察研究对比,讨论需要进一步的野外考察了解岩蜥产卵季节的洞穴温度和湿度,以此提高孵化率,为岩蜥提供更为精确的繁殖生物学数据。同时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吴氏岩蜥8月下旬仍有怀卵个体,低海拔的吴氏岩蜥繁殖季节是否推后,还是一年像其他蜥蜴类物种一年产卵多次,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侧重的去观察研究。2016至2019年,共获得23个地点的48号典型样本,经过对形态测量、线粒体基因组及基因富集的方法,仔细研究了拉萨岩蜥和吴氏岩蜥的系统关系。形态上测量上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拉萨岩蜥尾背3环每节,尾腹4环每节。从线粒体基因组的角度,用拉萨岩蜥与吴氏岩蜥线粒体全序列结合12条近缘属物种构建系统发育树,及遗传距离分析。拉萨岩蜥与吴氏岩蜥亲缘关系较近(线粒体遗传距离约2.7%),两个物种是成立的,但是分化时间并不久远。基于跨物种靶基因富集9271个基因位点进行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并不支持拉萨岩蜥和吴氏岩蜥之间存在过度的隐存种。吴氏岩蜥分布于墨脱背崩乡北上到波密倾多乡,拉萨岩蜥分布自里龙乡沿雅鲁藏布江向西至拉萨市尼木县附近,很好的反映了物种的进化历史。同时基于系统发育分析解析了吴氏岩蜥和拉萨岩蜥由南向北再向西沿雅鲁藏布江扩散。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起到了地理隔离的作用。支持了前人提出的岩蜥属从可能的起源中心绕着跨喜马拉雅山脉。在“阴雨”的条件下,出现了可接受的干旱地区的扩散假说。未来需要加强多方面的合作,尤其是与中亚岩蜥属分布的国家科研团队进行合作,以便尝试解决整个岩蜥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供电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太阳能具有安全可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使用太阳能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供电不仅可以节能环保,而且还可以保证供电的持续性、减少维修更换储能设备如蓄电池的成本。本文首先根据负载对供电电源的需求,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光伏电池、超级电容、蓄电池的选型及容量计算;通过对系统使用的电力电子变换电路结构及特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消耗的加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太阳能是一种辐射能,不带任何化学物质,是最洁净,最可靠的能源,所以把太阳能转化为便于利用的能源形式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热点。氢能被认为是化石能源的替代物,在众多的产氢方法中,光催化分解水产氢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太阳能利用途径之一。1972年,Fujishima和Honda报道了在TiO_2半导体上进行的水分解反应。从那时起,国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煤炭等能源的燃烧,在工业煤炭燃烧的过程中,排放出的氮氧化物、硫化物等烟气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目前对硫化物的控制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是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仍处在不断探索阶段。已经证实,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NH_3-SCR)技术是目前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公认的最有效的技术,因其具有催化活性好,N_2选择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固定源尾气脱硝过程中。在工业尾
2011年,大康牧业与硅谷天堂开展并购合作宣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PE+上市公司”模式的诞生,之后该模式开始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PE联合上市公司合作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但是自模式诞生以来,该模式中所涉及的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饱受争议。在市场上很多PE和上市公司合作往往无实质性的进展,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僵尸基金”,而有实质性进展的合作也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了PE和上市公司对簿公堂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能源,是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其中,电解水制氢技术因原料清洁、无污染性副产物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电解水制氢过程由阴极的析氢反应和阳极的析
新疆是盐碱土分布类型最多、分布面积最为广泛、积盐情况最为严重的地区。新疆灌区土壤盐渍化已达37.72%,严重阻碍了新疆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盐碱化会影响土壤养分供给,导致作物生长发育不良,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为减少新疆盐碱化土壤面积的扩增,探究有效可靠的盐碱改良措施来缓解土壤盐碱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新疆北疆中度盐碱土壤为基点,设置油菜绿肥还田的不同年限处理:无油菜绿肥还田(CK)、
高功率激光会导致克尔介质的折射率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光束的传输特性,这就是光克尔效应。克尔效应与光场分布有关,研究不同激光束的光克尔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厄米-高斯(H-G)光束是一种常见的高阶高斯光束。之前的研究仅限于H-G光束在等离子体或非局域克尔介质中的克尔效应,本论文首次研究了局域非线性克尔介质中克尔效应对H-G光束传输特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激光烧蚀推进技术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例
目标检测与识别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基本问题,一直是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目标检测与识别作为图像理解和计算机视觉的基石,已逐渐成为解决更加复杂或更高级别视觉任务的基础。深度学习为目标检测与识别问题带来了显著的进步,在过去五年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的研究。但是对于目标检测与识别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自然场景图像上,在红外图像中的研究与应用并不多见,而红外图像中的目标检测与识别研究在民用领域和军用领域都有
作为尼龙材料最主要产品之一——尼龙6(PA6),自上世纪30年代被发明以来,可通过挤出、注塑、纺丝等工艺加工成多种规格的产品,在建材、纺织、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经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主动相干成像雷达,其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和高分辨的优点使其在军民两用领域都有应用价值。近年来,压缩感知(compress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