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中稀土加入工艺及新型稀土耐候钢前期开发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0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就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研究,得到了下面一些结论: 1)给出10PCuRE连铸坯纵裂纹产生原因及对策意见:10PCuRE钢铸坯角部纵裂纹是在结晶器内生成,在二冷区扩展成裂纹缺陷的;10PCuRE钢在775~955℃之间铸坯处于严重脆性状态;钢中存在较大的硫化锰夹杂造成热轧板带横向冷弯不合格。应采用低氧化性、吸收稀土夹杂物能力强、具有良好铺展性、绝热保温性、合适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的保护渣,保证保护渣熔化良好,流入均匀。控制好喂丝的位置,严防喂丝过程造成结晶器内液面波动过大。控制二冷段铸坯表面的目标温度,避开进入铸坯脆性严重温度区域。 2)给出10PCuRE、新型稀土耐火耐候钢和稀土高强度高延性钢的钢液中的氧、硫含量控制,及与稀土加入量的关系。结晶器喂稀土丝前钢中的氧硫含量分别氧:70-130ppm,硫:0.019~0.022 wt%,稀土加入量为~0.03wt%,稀土回收率在12~63%,板坯的RE/S比值为0.16~0.70。 1)通过试验得到了新型稀土耐火耐候钢(σb≥490,σs≥345,σs(600℃)≥230,δ5≥24%,冷弯d=1.5a,耐大气腐蚀性能与10PCuRe钢相当)成分、冶炼控制的钢中氧、硫含量以及热轧参数。其化学成分为0.08%C,0.62%Mn,0.29%Si,32%Cu,0.12%P,0.45%Mo,0.03%Nb和0.02%RE;冶炼中硫和溶解氧控制在0.006%和14ppm,钢中总氧量为50ppm;其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分别控制在1180℃,840℃和650℃。 2)通过试验得到了稀土高强度高延性钢(σb≥540,σs≥390,σs≥22%,冷弯d=1.5a)的化学成分、冶炼控制的钢中氧、硫含量以及热轧参数。其化学成分为0.08%C,1.67%Mn,0.34%Si,0.006%S,0.018%P,0.02%Mo,0.032%Nb和0.013%RE,溶解氧控制在17ppm,钢中总氧量为51ppm;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终冷温度(卷取温度),它们分别是11800℃、822℃和622℃。 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今后本公司在新产线生产的10PCuRE-B耐候钢,和进行稀土耐火耐候钢和稀土高强度高延性钢工业性试验提供技术保障。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铝土矿和铁矿石储量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广西高铁铝土矿的发现缓解了我国铝土矿和铁矿石资源的短缺,“烧结-高炉冶炼-提取氧化铝方案”工艺是比较好的方案。以碳酸钠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委编办第一书记工作组积极响应号召,2月10日就返回工作岗位,在帮包村战“疫”一线坚守防疫阵地,全力守护群众安康.rn
期刊
磁粉芯是一种重要的软磁材料,可广泛应用于输出电感、线路滤波器和开关电源等电子元器件中。随着磁粉芯应用频率的提高,涡流损耗将明显增强,不仅降低了磁粉芯的性能,还会产生
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 MRE)是一种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新型的无创成像方法,能直观显示和量化组织弹性。它是传统触诊机器化、定量化的一种手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根据生物体磁性核在磁场中的表现特性成像的一种高新技术。磁共振成像系统已成为现代医学影像领域中最先进、最昂贵的诊断设备
高炉炉底、炉缸工作状态对高炉生产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延长高炉寿命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高炉炉缸、炉底的侵蚀机理及侵蚀形式入手,综述了炉底“象脚”状侵蚀产生
金属陶瓷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抗热震性以及抗腐蚀性,是目前最具潜力的铝电解材料。本文重点研究了金属相成分对40(Cu-Ni)-(NiFe2O4-10NiO)金属陶瓷烧结行为以及电解腐蚀行为的影响
“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经络理论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基础。它是关于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及和脏腑之间关系的理论。它是所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本文中采用离散元方法,数值模拟了单一尺寸球在三维振动条件下的堆积。其目的是实现高堆积密度,表征其形成的致密结构,并最终确定硬球结晶机理。在三维间歇振动和批量加料条件下,使用DEM模型研究了2500个直径为1厘米玻璃球的堆积。通过适当选择振动参数如振动振幅A和振动频率ω,可以实现堆积密度0.728的高密度堆积,它是比最大随机紧密堆积更致密的堆积。通过宏观特征如堆积密度ρ、微观特征如配位数(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