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网络环境下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i123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从事理论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创造性工作的知识型团队,研发团队在企业中扮演着知识创新的主力军角色,也是企业知识创造活动最活跃的地方。研发团队必须具备高水准、多样化,配置合理的知识与智能结构,并且要求团队成员明确理解、认同研发项目的目标及其重要性。许多研究都表明,知识管理与新产品研发项目的成功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研发人员交流成果的增长性,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并且直接决定整个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在知识活动实践上,成员间日常交流和共同的工作环境提供了大量的互动机会。一般认为,基于工作关系的正式联系主要用于显性知识的共享和转移,而与研发相关的个人经验、技术技能、操作诀窍、技术专长等隐性知识具有意会性和不可测度性,仅仅通过成员间正式联系远远不够,隐性知识的生成、共享和创新离不开成员间非正式的联系和互动。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看,隐性知识扩散是个体在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接触性传播。隐性知识被有效传递、扩散可以是成员间随意交谈的无意识灵感涌现,也可能是成员间有意识的分享。在研发过程中研发人员隐性知识扩散具有一定选择偏好,研发人员是否愿意与其他成员分享隐性知识,很大程度是通过非正式的互动和学习来实现,并且受其人际关系的影响。论文从分析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的本质特征入手,从非正式网络的角度将隐性知识拥有者偏好倾向作为前置变量加以研究,重点分析隐性知识发送者的主体特征对隐性知识扩散绩效的影响。通过隐性知识扩散的过程分析,提出知识主体间知识接近性、人际接近性、空间接近性、点度接近性是影响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影响因素。根据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影响因素的假设验证,指出在非正式网络环境下成员间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主要采取三种策略。以复杂网络为理论基础,建立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动力学模型,指出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随机策略、单一策略和综合策略对隐性知识扩散绩效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某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总结,提出非正式网络环境下促进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的对策建议。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研发团队非正式网络与隐性知识扩散的关联性研究。以信息传播学、认知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理论为基础,指出非正式网络的内涵,说明非正式网络与正式网络的联系与区别。探讨非正式网络环境下隐性知识扩散方式的4种方式,从分享经验和智慧、提高知识传播效率的角度开展非正式网络促进隐性知识扩散的作用分析。(2)非正式网络环境下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偏好研究。以知识管理、新经济社会学理论为基础,指出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一般路径,主要包括隐性知识扩散对象的搜索、隐性知识扩散对象的识别、隐性知识扩散对象的评价、隐性知识扩散的知识分享、隐性知识扩散的跟踪和反馈等。根据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偏好分析,结合研发团队实际运行情况从知识接近性、人际接近性、物理空间接近性、点度接近性等方面建立影响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概念模型,并设立10个二级指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对部分软件开发类研发团队进行实例分析。考虑将研发人员“知识接近性”、“人际接近性”、“物理距离接近性”、“点度接近性”作为自变量,“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作为因变量,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3)非正式网络环境下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策略研究。以复杂网络为理论基础,结合知识动力学的相关原理,从平均隐性知识水平、平均隐性知识传播速度、平均隐性知识差异程度等方面建立隐性知识扩散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模拟思路,在设置知识主体初始状态以及互动规则的基础上,分别考虑指出隐性知识扩散的联系强度、信任强度等实际因素。根据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验证结果,指出非正式网络中隐性知识提供者选择隐性知识扩散对象存在三种不同策略。通过计算机仿真方法,指出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随机策略、单一策略、综合策略的演化过程,并对三种策略的隐性知识扩散结果进行比较。(4)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企业案例研究。采取归纳演绎的方法,总结在知识管理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的华为公司加快隐性知识扩散的主要做法,指出华为公司在构建知识管理体系、推行全员导师制、制定轮岗制度、打造学习型组织等方面的隐性知识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考虑研发团队非正式网络的建立与维护,从加强组织建设、强化组织学习、营造合作氛围、重视员工管理、改善沟通渠道等角度提出改善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绩效的对策建议。论文主要创新点包括:(1)揭示了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影响知识扩散绩效的作用机制。从分析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的本质特征入手,从非正式网络的角度将隐性知识拥有者偏好倾向作为前置变量加以研究,指出隐性知识扩散动机、扩散对象识别和评价、隐性知识扩散绩效的内在联系,建立“非正式网络一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一隐性知识扩散绩效”的理论框架,从而使知识流动过程的解释更加合理。(2)揭示了隐性知识拥有者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内驱因素。通过理论提升和实证调研,以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决策为落脚点,在分析知识主体间知识距离、关系距离、物理空间距离、点度距离的基础上,从非正式网络的角度提炼影响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特征因子,指出知识主体间知识接近性、人际接近性、空间接近性、点度接近性对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直接效应与调节效应,并且是影响隐性知识扩散范围、程度和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符合现实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的实际情况。(3)揭示了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行为规则。运用知识动力学有关理论,结合知识流动过程指出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行为规则,提出影响隐性知识扩散的相关假设。对其中关系属性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与计算,提炼相关研究变量并进行参数化设计。分别考虑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随机策略、单一策略、综合策略,尝试建立更贴近实际的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的网络模型,对隐性知识扩散过程以及结果加以验证,丰富非正式网络有关理论在隐性知识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揭示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主要因素。根据“非正式网络——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知识扩散绩效”的研究路径,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炼出影响对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主要因素,提出非正式网络环境下研发团队成员间知识接近性、人际接近性、距离接近性、点度接近性对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影响的相关假设,从而使隐性知识扩散产生机理的解释更加合理。从个体选择偏好的角度出发,有效评估和测量团队成员间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对于优化知识流动瓶颈,促进知识流动的范围、规模具有一定的解释和分析能力。(2)验证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影响因素的合理性。针对实证研究情况,运用Ucinet软件的QAP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被调研数据的点层次属性数据、点-关系混合层次的量化分析与计算,对其中有关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知识接近性”和“人际接近性”是影响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主要变量,并且存在显著影响;空间接近性、点度接近性同样对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存在影响,但是影响不完全显著。实证研究表明,有效缩小成员间知识距离和关系距离是隐性知识能否扩散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扩散的主要因素,这对研发团队如何通过非正式网络建设消除隐性知识扩散的主体障碍提供了有益启示。(3)发现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对象选择的策略差异性。研究结论表明,当成员间联系频率、信任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发现不同选择策略对于团队隐性知识的变化呈现差异性。当隐性知识提供者采取综合策略时,研发团队隐性知识增长水平、隐性知识平均传播速度、隐性知识差异程度等评价指标效果较好,比较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因此,在研发团队管理中重视非正式网络,引导研发人员增强合作意识,鼓励研发人员与知识接近性、人际接近性更高的其他成员分享研发经验和体会。
其他文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位元帅中,罗荣桓是唯一从事政治工作且军功卓著的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军队特有的中国特点。是我军不可多得的军事政治双优的元帅。在波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经济大国。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在发展进程中日益凸显,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约束
目的评价基于肺纹理的自动定量系统(AQS)对评估纤维性间质性肺炎(FIP)高分辨力CT(HRCT)的初始及随访检查中局部病变类型的程度和时间间隔变化的作用。方法收集89例临床和(或)
随着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出台,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本文通过对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梳理,提出以内部审计转型为切入点,提出从梳理内部审计
高光谱遥感图像识别在民用和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缺乏定标信息、缺乏同步观测大气光学参数情况下,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地物识别尚没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制约了其在定量遥感
泾河干流属于黄河流域水系,其中较大河流即为泾河。泾河干流中的水生生物物种丰富多样,随着近年来泾河干流梯级开发的全面推进与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干流流域内的水生态环
<正>人体肠道存在着一个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杂微生物群落,其正常菌群至少包括400种以上的细菌,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开展,对肠道菌群的研究
会议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强,金融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网络金融如雨后春笋般出
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推动了移动应用市场的繁荣。浏览新闻资讯一直是网民手机上网十大行为之一,所以移动新闻类应用在各类移动应用中表现亮眼。无论是传统
<正>一、教材内容分析旧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教材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包括平方关系、倒数关系、商数关系,这些关系式贯穿于三角函数学习的始终,对于三角函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