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游客涌入中国,希望能够近距离地了解中国独特的文化。随着入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外语导游员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导游口译这种特殊的口译形式也随之出现。导游口译同其他类型口译有着相同的特征,然而它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中英文导游口译作为中西言沟通的主要桥梁,在服务西方游客,推广中国旅游文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重多原因引起导游过程中的各种失误现象。外语导游常常是来华游客接触最多的中国人,可以说是“国家的形象,城市的名片”。然而在现实导游口译实践过程中,即使是经验丰富、双语能力强的导游口译员也难免失误。导游口译又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口译,在涉外旅游中,导游口译员扮演的是“导”和“译”双重角色。这就要求导译人员业务水平高,同时又要具备较高的中外文水平,尤其是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此外,导译人员还必须是一名合格的口译员,能够准确的忠实的将原语译出,并能妥善处理导游口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更好的传播中国的文化。本文从释意学派的理论出发,分析导游口译过程中出现误译的主要原因及对策。释意理论将口译分为三个阶段:理解,脱离原语外壳和重新表达,导游口译员在这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做得不够的话,就有可能在实际的口译过程中出现误译的现象。本文通过总结笔者在导游口译实践出现的一些失误情况,结合释意理论提出的口译程序探析出现此类错误的原因,并就此类原因根据释意理论提出应对策略。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论文框架以及研究意义。第一章为主要介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导游口译的种类。第二章主要介绍释意学派理论的发展情况以及释意理论的概念和主要观点。第三章主要是根据释意学派提出的口译程序并结合实际事例分析导游口译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失误现象。第四章是根据导游口译实践中出现失误的原因,从释意学派提出的口译程序探析相应的对策。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本文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并指出几点建议,作为未来研究的参考。本文从口译程序探究出现失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让导游能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为游客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让他们留下一段美好的中国记忆,并促进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