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发展,文学翻译逐渐成为翻译实践的常见文本类型。此类文本题材丰富多样,其翻译水平及质量对加强源语与译入语之间文化交流、增进双方了解具有深层影响力。本文为翻译项目报告,翻译原文选自伯克(J. C. Burke)所著的《猎猪男孩》(Pig Boy)第215-322页,为小说的最后部分。这本犯罪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戴蒙少年时期被人欺辱的遭遇以及他经历的一场谋杀案,通过少年痛苦的内心描写,以及和身边人相处的描写,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友谊的积极力量。笔者首先就译文来源及翻译项目意义进行阐述,依据功能对等理论提出了“意义对等为先”的翻译目标。其后列举了翻译时遇到的难题,并尝试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注意语意的引申和具体化,运用直译、意译和音译等技巧,通过换序拆分和整合来确保译文的准确流畅性,解决人物语言翻译、修辞翻译和长句翻译这几个方面带来的问题。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对等,译者对待译文需耐心细致,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摆脱源语言形式的束缚,流畅表达出文字背后的深层意义,在翻译目的与功能、原文意的展现和译文读者感受方面能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使得作品不仅能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而且达到深层次思想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