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作用下复杂地层深嵌岩桩桩-岩界面力学特性及竖向承载机理研究

来源 :张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o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直径深嵌岩桩由于深嵌岩,嵌岩段桩身侧向抗力承受上部传递下来的大部分荷载。其中,对于桩侧摩阻力的研究传统的做法常认为在构造上桩-岩界面是一个平面,事实上对于大直径深嵌岩桩,由于施工方式的差异、岩石性质、混凝土浇筑等因素在桩-岩界面会形成几何形态差异较大的粗糙面,传统的假定不能准确的表征桩身侧向抗力;此外,目前大多采用静载荷试验来确定桩基承载力,但大直径深嵌岩桩单桩承载力极高,传统的静载荷试验因难以达到破坏而无法实施,以致其承载力的确定只能通过桩基规范、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确定。为此,本文以某桥梁大直径深嵌岩桩基础工程为背景,通过开展围岩粗糙度定量分析、室内剪切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对重载作用下复杂地层大直径深嵌岩桩的桩-岩界面受力性状、竖向承载机理及桩身极限抗力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以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和统计学粗糙度表征法为基础,开展了围岩粗糙度的三维数字几何形貌重构和定量化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既可以体现粗糙体起伏特征又可以反映空间特征以及与实际桩-岩界面剪切方向相对应的适用于桩周围岩粗糙度的综合参数表征法;基于表征桩周围岩粗糙度的综合参数,建立了桩-岩界面的三维粗糙度系数JRC3D的理论函数,实现了更加科学准确的对桩周围岩粗糙度进行量化和评估。(2)采集桥址区岩样开展岩石基本物理力学试验,获得砂岩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同时以围岩粗糙度JRC3D定量化分析为基础,采用笔者自主研发的桩-岩界面压剪试样制备装置制备了不同混凝土与围岩侧壁作用压力Phi下的混凝土-(泥皮)-砂岩界面压剪试样,开展室内剪切试验,获得了同一砂岩地层不同桩深位置桩-岩界面的剪切破坏形式、界面剪切破坏前后三维粗糙度系数JRC3D的变化、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之后,分别采用莫尔-库伦(Morhr-Coulomb)强度准则和修正的Barton结构面抗剪强度公式拟合桩-岩界面抗剪强度指标,结果显示界面抗压强度JCS和界面黏聚力cm与混凝土与围岩侧壁作用压力Phi成正比例关系。(3)开展了考虑和不考虑Phi工况下复杂地层大直径深嵌岩桩竖向承载数值模拟,得到了各工况下的荷载-沉降曲线,桩身轴力、侧向抗力沿桩身的演化规律以及桩端阻力和桩身侧向抗力承担桩顶荷载的分担比。研究结果得出考虑Phi工况相比不考虑Phi下,桩基承载力提高了30.47%,且桩身侧向抗力在同一砂岩地层沿着桩深位置是变化的,不同于桩基规范认为同一地层桩侧摩阻力是不变的假定。(4)基于室内界面剪切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对Barton学者提出的结构面抗剪强度公式进行修正,建立了砂岩地层大直径深嵌岩桩极限桩身侧向抗力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以考虑界面粗糙度JRC3D、界面单轴抗压强度JCS、界面黏聚力cm、法向应力σn以及混凝土初凝前与围岩相互作用力Phi对桩身侧摩阻力的影响。
其他文献
桥墩基础局部冲刷是造成桥梁水毁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单墩和双墩情况下的桥墩基础局部冲刷,对考虑多墩及墩间距因素的研究较少。基于工程建设实际,开展沙质河床多排圆柱桥墩间距对局部冲刷影响试验研究很有意义。论文进行了3种行进流速(0.15m/s、0.18m/s、0.20m/s)下单墩局部冲刷特性预试验,拟定了3种试验墩间距(10cm、20cm、40cm),并考虑工程实际确定了串列双排墩、三排墩
学位
近年来,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开始调整戒毒思路,以专业化、科学化、智慧化的手段,着力解决戒毒人员戒断率、转化率低的问题,真正以戒除毒瘾、恢复身心健康、重新回归社会为出发点,促进科学戒毒工作迈上新台阶。从前,尽管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所内戒治成效显著,但回归社会后极易重走老路,频频发生的复吸事件与新时代治本安全观背道而驰,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戒毒工作的总体布局和科学效率,深入研究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衔
学位
学位
<正> 一部医学史表明,医学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是各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共同积累的财富,我国医学也正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同时在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吸取和利用了不少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医学成
期刊
工程构筑物的变形会对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准确、及时地对变形体进行监测,进而采取相应应对措施,这对工程的施工运营十分重要。在工程变形监测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法在部分场景下由于信号遮挡等原因监测精度较差,而诸如人工测量法、合成孔径雷达测量等方法由于实时性不足的问题也难以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引入了机器视觉的方法进行变形监测。该方法因低成本、自动化等优点在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应用。但是在监测过程中,
学位
桥墩的存在会引起水流结构的改变导致局部冲刷的产生,局部冲刷会破坏桥墩基础从而引起桥墩损害,冰盖冰塞的产生会加剧这一现象。因此基于水槽试验,采用不同流速、水深、墩间距等条件,开展了冰盖条件下串列双桥墩局部冲刷和冰塞条件下串列双墩平衡冰塞厚度分布的试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发现如下:(1)冰盖试验条件下,当墩间距墩径之比L/D等于2时,后墩会增强前墩墩后“马蹄型”旋涡的作用,前墩冲刷深度约增大10%
学位
随着国家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老旧公路改扩建工程越来越多,其新旧路基差异沉降极易引起路面破坏、路基坍塌,导致差异沉降变形灾害控制面临诸多难题。然而,目前有关软土地区新旧路基差异沉降机理尚不清晰,新旧路基衔接控制技术仍不完善。基于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试验和工程实践等研究方法,对依托工程G347安九二期一级公路改扩建软土地区新旧路基差异沉降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并阐述了新旧路基差异沉降机理及计算方
学位
随着大型水资源调配工程的不断发展,深、长、大引水隧洞相继涌现,隧洞施工期安全受地质环境、施工方法等多因素影响,因而为确保隧洞施工期安全性,本文建立符合隧洞实际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仿真计算模型,结合实测资料对隧洞围岩力学参数进行参数反演,基于反演所得参数,对隧洞初期支护时机和二次衬砌时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隧洞施工数值仿真计算模型,基于敏感性分析方法确
学位
学位
针对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所需胶结料特点,采用基质沥青、SBS改性剂、增粘剂、增韧剂、相容剂制备出60℃动力粘度>70万Pa·S的高粘高韧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和弯曲梁流变试验来研究其高低温流变性能,评价其高、低温路用性能,并与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进行比较。测试结果表明高粘高韧改性沥青在较高温度下呈明显的弹性特征;也可在较低的温度保持弹性和柔性,路用性能优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