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立体视觉的三维重建系统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体视觉三维重建技术的研究是计算机视觉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有助于实现非接触三维测量与快速建模。该项技术工作效率高,有利于提高工作环境的自动化程度,是三维建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市场对三维模型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传统手工建模方法繁琐费力,模型产出率仍然很低。正是这种供求之间矛盾的日益激化,推动着三维重建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三维重建的特点就是整个建模过程基本上自动完成,仅需少量人为干预,操作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生产率高而又有一定的精度。高效的三维自动建模能够减少设计费用和缩短设计周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论文是基于立体视觉的三维重建系统研究,要建立一个三维重建系统,需要借助视觉坐标测量机和计算机立体视觉中三维重建技术。三维重建系统包括五个部分:1.摄像机参数及传感器模型的标定。2.被测物体图像的获取。3.图像预处理和图像特征的提取。4.图像对双目立体匹配。5.确定图像的深度信息和最终实现物体的三维重建。 本文首次把三维重建系统应用到帕萨特汽车上。论文重点介绍了摄像机标定,目标图像对处理和双目立体匹配,三维重建。在摄像机标定部分,首次采用Harris角点提取算法来对视觉测量机进行标定。在图像对处理和匹配部分,提出用图像锐化和边缘提取算法来对帕萨特汽车图像对进行处理,并用VC++来完成图像对的双目立体匹配。在三维重建部分:通过图像对的双目立体匹配,可以获得帕萨特汽车图像的深度信息,最终可以在OpenGL中重建出帕萨特汽车的三维模型。也可以通过3d—max软件来完成对帕萨特汽车的三维重建。
其他文献
同一场景两幅影像的匹配问题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三维重建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更是立体视频中的一个关键技术。立体视频主要是以两幅影像的三维重建为基础,而目
本文着眼于新型滑翔式再入飞行器在方案设计阶段的再入轨迹优化问题。飞行器再入过程经历的高度和飞行速度都跨越了较大的范围,且受防热和过载等方面的严格约束,同时高超声速
一、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管理对象的特殊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是有别于重点批次、本科二批和专科学生的“特殊”群体,他们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和努力程度不够,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心理压力大、心理冲突强烈,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心理状态与母体高校学生有较大差异。其中也不乏高考发挥失常、高考志愿填报失误的高分学生,他们不满足于仅仅上一所三本院校,理想远大,目标明确,学习勤奋。学生思想
期刊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保证生产过程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基于B/S结构的监测诊断系统克服了传统集中式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许多缺点和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按大类招生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当时北京大学在借鉴国外著名大学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进行本科生学习制度的根本变革,并于2001年秋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从此拉开了国内高校“大类招生”的序幕。2002年,清华大学紧跟其后。2003年,北师大等一批重点高校也逐渐试行了“按学院
期刊
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往往强调特定内容的消化吸收,缺乏课程间的横向联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简单、孤立、虚构的课堂实验教学导致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离社会对人才的期望存有差距。相关工程教育改革研究指出,高等工程教育应以现代工程的要求和标准,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具有大工程知识和技能的工程师。在网络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学校的校园网就是一个来自生产实际的理想实训环境。本文以国际上先进的C
期刊
设备集成系统是集机、电、液、控等多种物理过程与学科技术于一体的高寿命、高可靠性复杂装备,其功能丰富且耦合度高,内含多个子系统且子系统之间关联密切,具有运行过程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