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网络的公共自行车关键节点选取和网点布设优化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zz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迅猛发展,其独特的交通流量疏通优势日益展现出来,在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大显身手。与此同时,由于使用需求的激增和运营规模的扩张,系统也逐渐暴露出不少缺陷。比如:高峰时期与高频使用地点车辆周转率不平衡,中心城区与偏远郊区路网流量分配不均、车辆调度难、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部分客流量大的关键节点流量失衡导致的,如何运用科学手段对这些节点合理筛选及优化控制是提高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复杂网络是用以描述现实世界中系统及其构成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工具。其中有许多关于网络结构稳定性、演化规律、交通阻塞动力学行为、阻塞疏导方案的研究方法可以借鉴。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作为一个离散时间的复杂动力学复杂网络,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点的布设对整个网络流量的传输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筛选关键节点并建立其分流优化方案,就能够较好避免网络拥塞,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有资料表明,我国公共自行车系统现有的优化方案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指标筛选问题节点上,考虑交通属性和用户出行特性很少,针对筛选出的关键节点,也大多未给出下一步合理的优化方案。基于以上事实和分析,本文采用公共自行车真实租赁数据建立复杂网络,针对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中动态拓扑与网点布局优化难点进行分析,评价系统整体运营情况,构建关键节点选取策略,通过对少量关键节点实施动态优化控制,达到系统的整体优化。本文的主要研究和成果如下:1、基于实际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数据,从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入手,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网络度分布符合幂律分布,整体拓扑分析显示公共自行车的用户需求模式具有无标度和小世界特性,符合“六度空间理论”。系统综合运营情况较好,但网点分布小部分关键节点可进一步优化。2、针对关键节点的动态存量失衡问题,紧扣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公共交通特性,结合目的地功能区域进行社团划分,设计可达性指标潜力评价模型用以筛选关键节点。将结果与经典度值和介数中心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对关键节点的优化方案。3、针对筛选出的关键节点,综合考虑网点之间位置,提出一种基于波面理论的公共自行车关键节点优化方案。利用波面净流阈值辐射法在关键节点附近放置辅助节点缓解关键节点的压力,以达到局部辅助分流作用。实证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分区可达性指标筛选关键节点策略能更加充分的反映出各个网络关键节点的特征;波面理论网点优化方案能有效解决网点失衡现象,优化公共自行车初始网点的布设,提高车辆使用率,达到从局部优化提高全局效率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立提供有益的指导意见。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集中供热需求呈指数性增长。热电联产技术(CHP)可降低火电机组冷源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而成为最重要的集中供热方式。目前,我国热电联产机组主要采用抽汽供热、高背压供热和耦合吸收式热泵供热三种模式。一般来说,抽汽供热(?)损较大,吸收式热泵供热的投资和维护费用都比较高,而高背压供热(?)损小,符合能量梯级利用原则,正成为当前供热改造的重点。本文针对高背压供热中由于回水温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气候变化的加剧,发展绿色、低碳及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变得十分迫切。因此,与可再生能源匹配度极高的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发备受关注。钠离子电
本文围绕直喷发动机喷雾标定过程优化研究的主题。针对喷雾实验数据,在数值模拟标定过程中的参数调整校核将耗时巨大。故提出利用优化平台进行喷雾自动标定。本文首先搭建了
人体的站立平衡控制是在站立姿态下有效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面内运动的过程。身体机能的改变,比如老化、疾病,会改变感知、神经、运动中的一个或几个系统,进而影响站立平衡,导
研究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以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调节异常和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风湿病。Period 2(PER2)和核受体共激活剂3(
风能作为一种储量大、分布广泛、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战略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戈壁和荒漠数量众多,是我国沙尘天气高发地区,这就导致了在内蒙古地
目的:探讨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及构建预测术后胰瘘发生概率的列线图模型。方法:设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01日至2019年06月30日期间在浙江大学
燃气轮机是一种融合了各领域知识由大量复杂机构协调配合运行的装置,主要部件有压气机、燃烧室、涡轮三大块,其中在压气机的第一级动叶前有一列静止的叶片,称之为进口导叶(in
随着赣江流域范围内经济快速发展、稀土采矿业的迅速崛起、农业集约化程度的增强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多,水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已经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本文以赣江流域上游
随着全球对能源危机与环境保护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开发与应用新能源成为研究主流,以电力电子装置为基础的开发与应用新能源的微电网系统越来越被重视。本文以微电网逆变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