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光谱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ong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纳米粒子,尤其是金、银纳米粒子,由于其尺寸、形状以及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近年来已经成为许多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关注的对象。其纳米粒子内部自由电子在一定频率的外界电磁场作用下规则运动而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使得粒子周围的电磁场被极大增强。基于这一现象,许多新的光谱技术应运而生,其中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表面增强荧光光谱最为引人关注,最近的研究更是成功地将这些光谱技术应用到单分子检测中。因此研究金、银纳米粒子的特异光学性质有着深远的意义。最近的研究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电荷转移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贡献以及金属纳米粒子对邻近分子荧光的作用。首先,在金、银纳米粒子上研究对氨基苯胺的SERS光谱。发现从会属到表面吸附分子的电荷转移更易在银纳米粒子上发生,这是由于金的逸出功比银的大,银粒子中的自由电子更易转移。除此之外,电荷转移过程还受纳米粒子表面性质、纳米粒子的结构和表面共吸附阴离子的影响。第二,采用表面化学修饰制备了Ag/SiO2核一壳纳米粒子,发现银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可由SiO2包裹壳层厚度调变,银核的吸收谱峰随壳层厚度增大而红移。Ag/SiO2核-壳纳米粒子可极大增强罗丹明6G的荧光强度,但表面增强效应与壳层的厚度密切相关。与此同时还研究了染料罗丹明6G、罗丹明B和荧光素在加入金纳米粒子前后的光谱行为,发现负电荷的金纳米粒子可增强负电荷染料分子的荧光,这主要是由于粒子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和金纳米粒子表面的柠檬酸根使纳米粒子与染料分子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既阻止了染料分子与金粒子的直接接触,又使染料分子受到局域电磁场的增强。金纳米粒子对个别正电荷的染料分子也有增强效应,如罗丹明B,这与金纳米粒子聚集形成“热区”有关,这种特殊的结构使染料分子在非辐射能量转移发生的同时又感受到局域电磁场的极大增强。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近年来有机磷化学的研究与生命科学紧密结合,生命体中多种活性物质的生理生化功能都与磷元素的存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研究各种磷酰基反应对于深入了解生物体中核酸及蛋白质各
层状Li_(1+x)V_(3)O_(8)价格低、理论比容量高,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Li_(1+x)V_(3)O_(8)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受合成方法的影响很大。高温固相烧结法合成的材料比容量低、循环性能较差。液相法合成的材料的比容量虽有所提高,但合成步骤繁琐,不适用于商业化生产。本文改进了Li_(1+x)、V_(3)O_(8)的合成方法,采用较低的固相合成温度,掺杂以及微波后处理
锂离子电池优势包括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等,日渐成为当前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心。目前,商业化的石墨类负极材料由于理论比容量仅有372mAh/g,已很难满足人们对便携式能源存储装置的需求。而过渡金属氧化物拥有高电化学性能、高结构调节性等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钴基氧化物是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佼佼者,如CoO和Co3O4的理论比容量分别达到了700和890mAh/g。然
最近,可见光诱导催化的化学反应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化学自由基反应而被运用到有机合成中。光能被看作一种理想的环保试剂,它具有天然丰度大,效率高,以及良好的环境属性,因此可见光诱导催化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范围。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根据自由基参与的反应类型简单的介绍了可见光诱导催化的一些研究进展。2.利用可见光诱导催化的还原淬灭机理,我们发展了一种可见光诱导催化的还原环化反应。在可见光催化剂[Ir
2012年底,移动终端上网用户占比首次超过PC端,就有人预言2013年将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爆发的一年。如今回顾2013年,移动互联网不仅发展迅猛,而且正在重构互联网商业格局。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13年上半年新增加的网民中,有70%使用手机上网。网民注意力向移动端转移呈不可逆转之势。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  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移动端战略布
β沸石是一种三维大孔结构的高硅沸石,因具备耐酸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成为具潜力价值的催化材料,已经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在石油化工领域得到应用。由于各种催化反应体系对催化剂性能要求比较高,迫使研究者致力于合成具备高效催化性能的β沸石;另外,从环保节能的角度出发,要求人们精心研究出新的合成方法来降低成本。研究表明:将过渡金属离子引入β沸石骨架,在烷基化、苯酚羟基化、甲苯歧化反应等催化反应中表现出更优的催
众多带有公益性意味的商业广告到底是如何进行思考的?思考的出发点是什么?其中的传播机制及效果如何?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启发?这是本文着重探讨的.
本论文应用溶胶-凝胶(Sol-gel)法,通过加入2-甲基-2,4-戊二醇(H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两种晶型调变剂,在300℃下分别制备出锐钛矿相/金红石相比率(混晶比)可控的纳米TiO2(用H
硅元素极为常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有机硅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物理及生物活性性质,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材料科学、农业化学及药物化学中。长期以来,化学工作者致力于硅化学的发展,对有机硅化合物的合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其中过渡金属催化硅基化试剂的偶联反应已经成为合成有机硅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但有毒或贵重的过渡金属的使用,导致环境不友好及反应成本高。近年来,基于硅烷与不饱和烃的自由基反应合成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