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巢曲霉胞质分裂SIN信号途径中sepH的反向调节子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dp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被精确地调节,细胞分裂一旦失调将会导致细胞凋亡,衰老乃至引起胂瘤等生理和病理现象。因此,有关细胞分裂的研究在国际和国内一直是研究热点。丝状真菌构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的营养细胞是多核的,它对胞质分裂以及隔膜缺陷的忍受性比酵母强,再加上它的成熟无性孢子可以标记成不同颜色使它在遗传上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是研究胞质分裂调节的好材料。 细胞隔膜开始网(Septation Initiation Network,SIN)在A.nidulans细胞隔膜的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在哺乳动物以及A.nidulans等真菌中的研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个网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因此它对于研究A.nidulans的胞质分裂调控的分子机理极具普遍意义。SEPH,与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的丝-苏氨酸激酶Cdc7p有42%的同源性,参与SIN信号网络途径,并且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sepH缺失时,A.nidulans的菌丝不能进行胞质分裂,整个菌落呈现多核单细胞状态,并且突变菌落完全不能产生分生孢子。 由于生物体中每一条调节途径都是由多个基因相互作用完成的,既含有正调节子也存在负调节子,因此认为在A.nidulans中,调节胞质分裂的SIN信号途径也必然存在一个或数个与sepH基因相互作用的反向调节子(supressors)存在。本研究中采用UV诱导点突变法成功筛选到sepH突变株的反向调节子116株,这些突变株共分为三类。通过对突变株进行了回交和杂交等遗传学分析,排除了sepH回复突变菌株,获得了能使sepH胞质分裂恢复正常的温度敏感Sin菌株,证实了SIN途径具有对应反向的旁路途径(bypass)的存在。 进一步采用含有自主复制质粒载体prg3-AMA-Not I的基因组库转化突变株,进行互补实验(eomplementation test)功能基因的克隆,筛选得到了能够使突变株恢复功能表型的T菌株,说明质粒上携带的基因使得菌株恢复了正常生长。本实验中将对互补基因进行克隆和验证,从而确定了基因sepH的反向调节基因。本课题涉及的生物学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了解胞质分裂调控的分子机理,这将对医学上控制细胞分裂以及肿瘤治疗的药理学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抗寒性不同的菊花品种进行了蛋白质组学的比较分析,以探索菊花的抗寒机制。实验选择不同抗寒性的菊花品种——北京小菊(Dendranthema cv.pekine
目前在生产中,白及是以分株繁殖的方式进行人工栽培的濒危中药材,其成本和风险都偏高,而组织培养是提高白及繁殖系数的有力途径。本实验采用不同水平和组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es, DV)属于黄病毒属(Flavivirus),根据E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可分4种血清型(DV2 1-4)。它由主要由埃及伊蚊传播,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
I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I,HSV-1)是一种在在人群中感染率极高的DNA病毒。初次感染后,HSV-1通常会在人体神经细胞中潜伏。病毒会在一些条件下反复发作,严重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