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夸克及其超伴子的唯象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3545197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寻标准模型(SM)之外的新物理是当前粒子物理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top夸克由于其质量接近电弱能标,因此,对top夸克性质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寻找新物理信号。最近,CDF和D0实验组对t(t)产生过程的前后不对称性(AtFB)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实验测量值与SM理论值有2σ的偏离。特别是随后CDF和D0实验组分别在t(t)高不变质量区间(mt(t)>450GeV)测量到的偏差更是高达3.4σ和3.0σ。这一偏离很可能暗示着新物理的存在。这篇论文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系统的总结并研究top夸克前后不对称性的新物理解释以及如何在LHC上对相关新物理模型进行检验,具体包括:   在R-宇称破缺的最小超对称模型(RPV-MSSM)和第三代增强的左右手模型(3LR)中,我们分别研究了通过交换b夸克超伴子的u道和Z的t道的机制去解释top夸克前后不对称性。我们发现在实验允许的参数空间内3LR和RPV-MSSM(λ")可以增强AtFB,使理论预言和实验测量值在2σ范围内符合,尤其是3LR模型可以将AtFB最大增强至12%。   考虑到大部分解释top夸克前后不对称性的新物理模型引入了与top夸克相关的新的手征相互作用,我们分别在RPV-MSSM、3LR和轴胶子模型中研究了新粒子对top夸克对产生过程的自旋极化不对称性和自旋关联的影响。我们发现在能够解释AtFB的参数范围内三个模型预言的自旋极化不对称性都可被增强到LHC的可观测水平,但自旋关联只有在RPV-MSSM(λ")和轴胶子模型可以很大增强。   我们还注意到在解释top夸克前后不对称性的新物理模型中,有一类具有味改变中性流(FCNC)相互作用的Z模型,它将导致LHC上同号top夸克对的大量产生以及top夸克FCNC衰变过程的增强。通过对两个这样的Z模型的研究,我们发现在满足实验限制并解释AtFB的参数空间内,同号top夸克对将在LHC上有很大的产生截面,且能达到LHC的探测范围。利用LHC的测量结果可以对两个模型参数空间给出很强的限制。   因为LHC是pp对撞机,所以无法定义top夸克前后不对称性。但我们注意到价夸克所携带的动量分数平均较大,这使得t(t)产生过程中top夸克的快度平均大于反top夸克,从而可以定义电荷不对称性(AC)去检验Tevatron上的前后不对称性。我们分别在W模型和Diquark模型中研究了LHC上top夸克的电荷不对称性以及其他物理可观测量。我们发现目前LHC上AC的测量结果已经排除了W模型能够解释AtFB的大部分参数空间。   在MSSM中,top夸克超伴子(stop)能够抵消top夸克圈的贡献,从而稳定希格斯粒子质量。因此,stop((t)1)性质的测量将对人们理解超对称如何稳定希格斯粒子质量以及解决等级问题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最近LHC上的希格斯粒子数据和超粒子寻找结果使得自然超对称模型成为一种更加可行的最小超对称模型。在这篇论文中我们还详细研究了LHC上自然的最小超对称模型(MSSM)中(t)1(t)*1直接产生过程。自然MSSM中,第三代超粒子可以很轻。因此,在LHC上直接寻找stop仍然是可行的。通过扫描参数空间,我们发现在已有实验限制下,stop质量还可以轻到200GeV。对于这种质量的stop,它将主要衰变到bx+1和tx01。我们针对这两种衰变模式做了详细的蒙特卡洛模拟研究,我们有如下发现:   由于自然MSSM中stop的衰变分之比压低,在8TeV的LHC上观测到其信号的可能性比已有的简化模型中估计的要低很多;   对于14TeV的LHC,年积分亮度达到100fb-1时,我们可以实现对质量小于450GeV的stop的探测。如果没有探测到我们将在95%的置信度上排除自然最小超对称模型中质量轻于537GeV的stop存在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自旋电子学由于其丰富的物理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已成为近年来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利用电子束曝光系统、金属沉积和溶脱(Lift-off)
伴随着近期的微流控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在芯片上实现并行的实验条件、对细菌所处的微环境进行可编程的控制、长时间的观测单细菌尺度上的动态变化,使得我们在细菌耐药性这个老
纳米磁性材料的特性不同于常规的磁性材料,其原因在于与磁性相关联的特征物理长度恰好处于纳米量级,例如:磁单畴尺寸,超顺磁性临界尺寸,交换作用长度,以及电子平均自由路程等大致
近年来,快速非入侵式的光学诊断技术检测生物组织光学特性的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领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简称OCT)是近十多年来发
GaN基Ⅲ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和器件是当前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重点。GaN基发光二极管(LED)、GaN基半导体激光器(LD)已经在固态照明、高密度存储、彩色复印和打印、医疗诊断等
激光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激光的强度越来越高,影响高能物理以及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由此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强场物理。相应的理论基础还很不完善,许多
迄今,围绕复杂网络相关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国际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同时,作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复杂网络的同步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主要原因在于同步现象存在于
分子力场使用经验势函数来描述体系中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分子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生物大分子动态行为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分子力场中,一般认为非键相互作用
四种相互作用中,引力被研究的时间最长,也是没有被局域量子场论所容纳的一种相互作用。黑洞物理中既有引力相互作用,又存在量子效应,因此被人们看作是探索量子引力的试验场。黑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