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示语言的“蒸汽波”艺术风格图形创意设计研究 ——以网络热词的视觉转译设计为例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uida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以网络为载体、以青年为受众的新型艺术形态,“蒸汽波”艺术在近十年的流行发展中开辟了流行艺术的又一分支。它凭借吸睛的色彩、创意的图示语言和个性化的表达在互联网的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随处可见的“蒸汽波”风格的门店装置、潮流服饰、广告海报也宣示着这一艺术风格的流行。“蒸汽波”艺术的标新立异在于画面独特的构成形式和图形无厘头的创意设计,这使得该风格可以在互联网上无成本的创作和分享,形成互动式的传播。基于图示语言的创意设计是“蒸汽波”艺术的首要特点,也是视觉上最能凸显该风格的层面。以图示语言为基础,将图形创意作为设计的重点,以招贴的形式进行视觉化的展示,是“蒸汽波”艺术传播的最佳途径。作为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艺术,该风格在传播过程中容易造成大众对招贴内容的忽视。笔者认为,加强画面的内涵注入,与画面形式相辅相成,可以延长大众停留和思考的时间,更加有利于加强大众对这一艺术风格的了解。在传播载体、形式和风格特点上具有极高相似性的新型文化—网络热词就是一个优选的创意主题,借用图示语言对词汇的视觉转译能充分运用“蒸汽波”艺术图形创意的特点,以个性、幽默化、酷炫的形式对网络热词进行视觉化的解读和呈现。本文以网络媒介为背景,在对“蒸汽波”艺术风格的起源发展做了相关阐述后,分析了该艺术的情感传递和美学内涵,总结得到“蒸汽波”艺术的个性特点,并确立设计实践的呈现载体。与招贴设计中的图形创意设计手法相结合,本文重点研究了“蒸汽波”平面设计中的构成语言。本文在设计实践环节对网络热词的现状和图示语言表达下的视觉转译进行研究分析,更好的运用“蒸汽波”艺术风格的图形创意手法进行主题实践探索,使该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深入融合,扩展“蒸汽波”艺术发展和创作途径。
其他文献
报纸
2020年我国有声读物发展进一步增速,行业规模达到94.7亿元。作为数字阅读的进一步延伸,“随时可听、随处可听”的有声读物,伴随相关应用技术的进步,其覆盖场景日益广泛,行业前景光明。我国0-14岁人口众多,随着三胎政策的开放,儿童有声读物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尤其对于低龄儿童,纯声音的输入更契合他们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接受程度和效果明显高于其它形式的同类产品。因为受到家长和孩子的双重认可,儿童有声读物
为提高环境污水的治理效果,引入现代化超滤膜技术,研究其在环境污水颗粒物过滤中的应用。通过基于超滤膜技术的污水颗粒物过滤膜组件选择、环境污水中动态层溶液萃取及颗粒物分离、清洗被污染过滤膜等,实现对超滤膜技术在环境污水治理中的完善。通过应用实例分析的方式进一步证明,将超滤膜技术应用到实际环境污水治理领域当中能够有效提高环境污水的治理效果,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环境污水处理新工艺提供创新思路。
<正>2012年春节以来,不少企业再次陷入了用工的恐慌之中。今年的"用工荒"来得更早,情况也更为复杂。随着结构性招工的短缺,"用工荒"问题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蔓延至全国。纵观国内就业市场,一边是用工荒,另一边却是就业难;一边是转型带来"阵痛",另一边却是拐点带来的机遇。劳动力真是这样供不应求?用昔日过剩的劳动力又到哪里去了呢?用工究竟"荒"什么?"用工荒"的原因剖析首先,随着全国各省县市"招商引资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发展迅速从而深入我们的生活,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社交媒体不仅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各种信息而且循序渐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当今社会人们最耳熟能详的社交媒体莫过于微信了。微信集语言、文字、图片、视频、表情于一体充分发挥着自己的社交作用的同时以自身的无偿性、便捷性和聊天方式的多样性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微信为何能够独树一
中国花鸟画源自唐代并兴起,到两宋时期逐渐达到巅峰状态,风格多样,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前期以“黄家富贵”形式的宫廷绘画风格持续了一百年之久,其地位不容动摇,之后“徐黄异体”画风占据了当时花鸟画的主流地位。北宋中期,崔白等人开始重新思考,找寻新的方向,追求事物的自然本源,注重写生,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画面中。崔白一改往日的画风,融合了黄筌和徐熙画作的精髓,突破了黄氏作画时的浓艳厚色,同时学习徐熙用
全球化的发展缩短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也为各个民族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翻译作为国家之间交流的桥梁,需求也日益增长。当前,翻译行业中译员的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这给许多翻译公司和出版社带来许多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翻译翻译质量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翻译质量评估研究一直是当代中西翻译界研究的核心问题。国外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朱莉安·豪斯首次提出并发
《泼墨仙人图》是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人物画之一。画家梁楷运用"减笔"画法,"蘸墨"写意,看似简单几笔,便将老仙人超脱淡然、怡然自乐的神韵勾勒出来。结合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分析这幅画作,可以发现作品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即画家的理想人格和禅宗意蕴。
本文以干香菇的粉末为原料,以多糖得率为指标,从料液比、超声波浸提时间和超声波浸提温度等因素,对干香菇粉末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香菇多糖清除DPPH·(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菇粗多糖得率受各要素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当料液比为1∶20,超声波浸提时间为30 min,超声浸提温度为80℃时,香菇粗多糖得率可达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