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四旋翼无人机的欺骗攻击与拒绝服务攻击检测模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旋翼无人机在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未来有希望在政务、商业物流、泛娱乐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推动经济产业更加立体化的发展。然而随着民用四旋翼无人机的逐步普及,它也成为了众多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在四旋翼无人机广泛落地商用前,解决四旋翼无人机的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结合飞行控制系统的结构特征,在众多的攻击实现手段中,欺骗类攻击和拒绝服务类的攻击最常出现在执行器控制过程以及传感器的反馈过程当中,可以对无人机造成直接的侵害干扰。为了能够拒绝这两类攻击对四旋翼无人机的侵害,提升无人机的安全性,本文选择能够主动防御的入侵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在信息域和物理域两个层次上进行入侵检测模型搭建,具体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首先对当前无人机安全研究情况和信息物理系统中入侵检测方法进行研究调查,分析了信息物理系统安全研究与普通IT系统安全研究的异同点。结合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信息传递特征和飞行动力学方程对系统信息域和物理域两方面分别进行建模和分析。针对本次研究的对抗目标欺骗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的特征分别进行模型分析。2)结合当前常见入侵检测系统重视信息内容特征,忽视时间戳特征的情况,在信息域提出一种基于图形特征的入侵检测模型。将信息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和时间序列作为原始特征进行可视化图形表示,提取图形的顶点坐标和多种图形面积构成新的特征数据,通过训练总结入侵检测的分类模型。模型中包含散点图子模型和多边形图子模型,前者针对欺骗类攻击,而后者针对拒绝服务类攻击进行有效检测。3)攻击发起的主要目的是干扰四旋翼无人机的正常飞行状态,致使任务失败,通过预估飞行状态来判断攻击的发生不妨为一种思路。为使入侵检测系统更加严密,本文希望发挥信息域与物理域协同检测的效果,在物理域将搭建好的四旋翼无人机动态数学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对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飞行状态进行预测估计,通过阈值的设定第一时间检测无人机的异常情况,在物理域实现入侵检测过程。4)考虑民用低成本无人机资源受限的情况,将攻击者和防御者作为博弈参与者,建立非合作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通过讨论纯策略纳什均衡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情况为防御方寻找最优策略。如果遇到资源受限的情况,按照最优策略推荐的概率来选择信息域或物理域其中一个检测模型运行,从而达到平衡检测性能与成本的目的。结合自主搭建的四旋翼无人机硬件,参考常见的民用四旋翼无人机工作原理在MATLAB/Simu 1 ink软件中搭建研究对象,对文章中涉及的算法和模型讨论进行仿真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测试证明入侵检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徐州农村地区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与糖尿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徐州农村地区1028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采用χ2分析
目的:探索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类分子(CSGPs)表达和后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80只,用改良的Allen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随
12生肖是中华文化的一块瑰宝 ,在长期流传中渗进了大量宿命色彩 ,至今还在麻醉人们。青少年常为探寻自己漫长的人生道路而问津生肖 ,并对生肖为什么选这 1 2种动物 ,为什么如
目的比较在老年患者泌尿外科微创手术麻醉中使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的效果。方法 63例接受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接
针对数字式磁航向测量系统在无人机上的应用,系统地研究了任意姿态下的罗差修正问题。通过分析罗差形成的原因,提出一种更为简单的罗差修正方法和确定罗差系数的工程方法。为
本文主要从责任管理及技术管理两个大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高强度高性能的混凝土施工质量专项管理,以便于能够更为细致全面地了解该项工作,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今后更好地
一个高速旋转的挠性圆片,代替了常规速率陀螺中的转子、框架、阻尼器和弹簧。它可以敏感输入平面内任意方向的角速度,构成一个双轴速率陀螺。本文介绍它的结构和作用原理;用
<正>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Thyrotoxicosis,简称甲亢)是指因机体对抗甲状腺组织、细胞膜、受体以及酶的免疫引起的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升高,或因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
目的对比分析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1月—2017年10月间在我院泌尿外科治疗的90例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A组和B组,各45例
根据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39个恶势力裁判样本分析发现,实践中,对恶势力的组织特征、行为特征、危害性特征和雏形特征均存在司法认定的争议点,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恶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