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是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地区,其对城市设计的研究包括城市中心、居住区等十分广阔的领域。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新城市主义代表了当前美国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潮流之一,它主要是针对美国城市郊区化蔓延的发展现状提出来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的地域扩张、郊区化现象等的出现也日益成为当前城市发展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出现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及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论文期望从宏观的的角度对新城市主义进行全面地认识并探讨其与地域性相结合的实践策略。论文在整体结构上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新城市主义的整体把握。
首先,从历史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美国城市发展历程、出现的城市问题、社会机制等,探讨新城市主义出现的社会原因。同时从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脉络中探寻新城市主义出现的理论必然性。
其次,从认识论的角度,以城市设计的研究方法对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体系进行新的解读,分别从地理、生态、社会、交通和形态等六个纬度阐述了新城市主义的核心理念及意义。
最后,论文从价值论的角度通过对新城市主义的理性价值评判来说明其批判、创新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也分析了新城市主义的不足及面临的挑战,从而体现其存在的价值。
第二部分论文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探讨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借鉴意义。
首先,论文以地域主义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的现状。
然后,论文从“新城市主义”的实践分析入手,理性的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适合中国特点的“新城市主义”的城市发展策略。
在论文的两个部分地阐述过程中,地域性的概念是贯穿上下的主线,通过系统的论述和分析,本文试图表达以下观点:第一,新城市主义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和理论背景;第二,新城市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符合当前城市发展的趋势的,它是对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从破到立的探索;第三,只有结合我国的城市发展现状,探寻在不同地域条件下的城市发展策略,新城市主义才具有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