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面临着角色变化的极大的挑战。要顺利实现角色变化,在时间常量下,教师如何合理分配使用时间以实现行为上的转变,进而形成新的生存方式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在现实的教师生活中,“没有时间”往往成为教师面对改革的口头禅。是教师自身的时间管理能力低下,还是管理在课改中出现了不适应?因此,本论文以时间管理为独特的研究视角,以中外时间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对初中教师的工作时间管理的概念、特性、原则、方法进行了理论梳理,对初中教师工作时间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重点调查了课改后初中教师时间的结构、长度、密度现状,不同背景的教师各项工作时间的差异以及课改前后教师各项工作时间的差异,透过时间问题的表象进一步寻找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师工作时间管理的显著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自身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时间管理是新课程改革对管理者提出的新课题,又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在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管理者既要追求工作效益最大化,又要关注人的发展与需求,从而实现真正、和谐、长久的时间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