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荒漠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特征的实验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p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荒漠盐生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和盐分的特征,以期初步探明不同类型的荒漠盐生植物根际土壤与土体之间养分和盐分的差异,了解根际微环境对荒漠盐生植物适应干旱、盐渍环境中的作用。   首先,本研究在水培条件下,研究荒漠盐生植物苗期在不同盐浓度条件下根系和根毛形态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盐分浓度较低时,三种盐生植物的主根长和总根长都有所增加,但高浓度的盐会抑制根系总长度的增加。盐分对三种植物的根系平均直径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有减小的趋势。三种植物的根毛与根系生长环境中的盐浓度没有明显相关性;三种植物之间,根毛的长度和密度有显著差异。   采用盆栽根袋法实验对不同类型的荒漠盐生植物的根际盐分和养分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盐分在盐生植物根际发生富集,稀盐盐生植物和泌盐盐生植物根际土壤中总盐和8种主要盐分离子的含量都有所增加,而在拒盐盐生植物根际中增加不显著,其中Cl-和Na+的富集程度相对其它6种离子的富集程度要高。在所有研究的植物中,根际土壤中全N含量比土体的含量高,但全P和全K含量却比土体的含量低;根际土壤中有效态养分的变化则与全态相反。六种植物,尤其是稀盐盐生植物和泌盐盐生植物的地上部分的主要盐离子含量比地下部分高,如Cl-、Na+、Ca2+和K+,在根际富集程度最高的Cl-和Na+,在植株的地上部分也增加地最多。在荒漠盐土中,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和土壤几种主要养分含量有很强的相关性,较好的体现了荒漠盐土根际的养分状况。   采用水平根垫法对不同类型的荒漠盐生植物进行培养实验,应用冰冻薄层切片法对距根表不同距离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并测定不同层次土壤中pH、总盐、主要盐离子、速效N、有效P、速效K、交换性ca和Mg的含量。在盐土中,距根表不同距离的土壤中,pH值均呈有规律的梯度分布,即根际微区pH值较土体下降,且距根表越近,pH值越低,而在灌耕灰漠土中却没有显著变化。
其他文献
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使得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变得至关重要。太阳能发电以其高效清洁、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等优点成为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焦点。为了更加高效、广泛的利用光伏电能,实现光伏发电的优质、友好地并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传统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主要采用dq坐标系下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但该控制方法存在的路径耦合、积分饱和、谐波抑制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逆变器输出电能质量较
众所周知,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儿童在活动中成长,从活动中学会交流和交换信息。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活动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活动
本文的主旨是尽量从去折叠途径研究中获得更多关于钙调蛋白磷酸酶(Calcineurin,CN)的构象信息。 第一部分是关于催化亚基CNA和催化核心CNa的去折叠动力学研究。观察二者在
为了学习借鉴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发展经验,深入学习领悟塞罕坝精神,9月3~6日,时任江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胥爱贵和省林业局副局长卢兆庆等同志组成专题调研组,赴塞罕
期刊
艾里克湖是克拉玛依唯一的天然湖泊,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加和过量地开发利用水土和生物资源,致使湖泊面积不断减小,动植物种类减少,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导致区域环境恶化。本文应用双
中日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在政冷经热的环境下得到较快速发展,两国的贸易总额逐年递增。但2012年9月钓鱼岛事件发生后,政治环境的恶化使两国经济贸易发展遇到了较大阻力。从
太阳能以其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光伏发电已成为当今世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光伏功率具有不确定性和间歇性等特点,大规模光伏并网运行会增加电网调度的难度,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精确预测光伏功率是有效减缓大规模光伏并网对电网不利影响的前提,对电网调度计划、常规能源规划和光伏发电规划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光伏发电功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光伏发电功率的影响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化合物,在亚洲一些国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除了具有抗炎、抗病毒和保肝等药理学作用外,OA
面对着海外市场那庞大的金山,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医药要走进欧美市场,走出国门,必须要顺应世界医药发展趋势,要将中药的标准和国外主流市场药品标准制定相融合。近期出台的《
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关于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后修饰基因的功能鉴定,包括1) 实现在野生型格尔德霉素产生菌中将依赖FAD的单加氧酶基因gel7和氨甲酰基转移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