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东北地区的大杨树盆地富含有丰富的煤炭和油气资源,针对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岩相古地理特征的研究是盆地内部寻找煤炭资源和油气资源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野外考察和以往的勘探成果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地层分布特征、构造特征、地层间接触关系的角度着手,建立明确大杨树盆地的地层充填格架,构造活动史和地层发育史。同时以勘探程度较为详细的大杨树-达尔滨含煤区和马尾山-春林沟含煤区为代表,结合九峰山组时期火山活动特征,对该区域的岩性、岩性分布特征、岩相和沉积相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杨树盆地形成初期,区域内受右旋张扭应力场作用形成不连续的基底断裂,同时晚中生代时期中国东北地区正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伊泽奈崎板块、那达哈达板块的构造机之内,该系列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地球深部物质的迁移与演变,为张剪应力场下的深部物质发生扩容作用提供物质基础。晚白垩世末期,大杨树盆地开始整体发生抬升,并遭受挤压变形,形成一系列直立宽缓褶曲、平卧褶曲,倒转褶曲。(2)大杨树盆地发生褶曲变形的地层为甘河组、九峰山组、龙江组,局部见有九峰山组地层缺失而表现为甘河组和龙江组假整合接触。三套地层的变形期次具有同时性,表明甘河组火山活动结束以后,盆地开始萎缩,被断裂大规模切割,依据地层接触关系,表明盆地内部发生大规模的挤压变形应该发生于嫩江组沉积结束之后,与嫩江断裂活动密切相关。(3)大杨树盆地九峰山组发育有辫状河、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网状河、火山沉积体系,该时期盆地盆地内部水体开始扩大,内部物源主要来自盆地东西两侧隆起区域,该时期发育的陆源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玄武岩组合构成了盆地内部唯一的含煤岩系沉积地层。(4)九峰山组下段沉积时期,大杨树-达尔滨含煤区发育两个深湖区域,马尾山-春林沟含煤区以冲积平原沉积为主;九峰山组上段沉积时期大杨树-达尔滨含煤区湖盆达到最大,马尾山-春林沟含煤区曾经发育过短暂的湖泊沉积,九峰山组上段为盆地内部最主要的聚煤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