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31岁,住院号518761。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腹胀14天”于2003年8月14日入院。患者因人工流产后8年未孕,双侧输卵管阻塞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ET),自7月18日起采用短方案行超促排卵(共用0.1mg达必佳注射液4支,Gonal-F16支,HMG5支),至7月26日查血E2为2187pg/ml,B超见1.0cm以上卵泡16个(其中1.7cm以上卵泡5个),于当晚9时肌注HCG10000U,7月28日采卵(获卵11个),7月31日行胚胎移植(移植3个胚胎),移植当天起应用黄体酮80mg/d支持黄体功能,同时加用HCG2000U1次加强黄体功能,8月1日开始出现腹胀逐渐加重,同时自觉腹部增大,平卧时有胸闷,无明显呼吸困难,伴食欲不振、尿少,无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至8月14日腹胀加重不能耐受来院。 既往无结核、肝炎、肾病等慢性病史。 月经规律13岁4-5/30天,量中,无痛经,LMP2003年7月17日,孕3产0,人流2次(93、95年),94年孕6月死胎引产一次。曾于2002年因子宫输卵管造影示双侧输卵管阻塞于外院IVF-ETl次失败,具体超促排卵方案不详。 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无水肿,双下肺呼吸音明显减弱,胸部叩诊右侧自第9肋间以下为浊音,左侧自第8肋间以下为浊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腹膨隆,腹围88.5cm,腹部皮肤绷紧、发亮,无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包块,腹部叩诊仅脐周为鼓音,余均为浊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脊柱、四肢无异常。 入院后急查血T-HCG:935.2mlu/ml,提示生化妊娠未作妇检。当天B超报告:腹腔积液,左、右髂窝液性暗区分别为2.2cm、1.8cm,双侧卵巢增大呈蜂窝状,右侧5.5x3.3cm2,左侧7.1×.5.7cm2;血常规:Hgb11og/l,HCT 0.319L/L.,余(-);肝、肾功能正常。 诊断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重度)。 诊治经过:入院后鼓励患者多进果汁类饮品与蛋白类食品,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监测体重、腹围情况;静脉补充低分子右旋糖苷、丹参注射液500.1000ml/d扩容扩管,补充白蛋白(100-200ml/d)扩容,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回吸收;根据动态监测血电解质情况纠正电解质紊乱,动态监测血浆蛋白水平调整白蛋白用量,动态监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防止血液浓缩引起凝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在血红细胞比积(HCT)显示血液稀释状态下小剂量应用利尿剂,同时检测肝肾功能变化;至8月18日(入院第5天)患者诉腹胀难以忍受,不能平卧,腹围增加至92cm,腹部叩诊正常鼓音界消失,全腹均为浊音,急诊B超示右卵巢增大为7.7x5.9cm2,左卵巢11.1 x6.7cm2,左、右髂窝液性暗区分别为3.5cm、4.3cm,遂于B超定位下行腹腔穿刺抽出淡黄色清亮腹水1500ml,患者腹胀症状明显缓解,腹水送检除富含大量蛋白外,其余各项检查均符合漏出液,腹水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术后加大白蛋白补充量(150-200ml/d),自8月24日(入院第11天)患者病情逐渐好转,24小时出量大于入量,血浆蛋白逐渐上升,体重、腹围均未继续增加,病程进入恢复期,逐渐减少白蛋白与低右用量至9月2日停药。8月29日(移植后29天)B超检查示3胎妊娠,经阴道B超引导下减去1胎,保留2胎。9月20日(入院后37天)复查B超腹水消失,卵巢恢复至正常大小。此后定期产检无异常,现已足月分娩双胎。 附腹水检查结果: 腹水常规:淡黄色,清亮,比重<1.018,粘蛋白定性试验(-),有核细胞计数约为0.27×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腹水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