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的“片言折狱”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一旦抛开历史的联系,所有法律现象都不能得到正确的把握和认识。在中国古代司法领域中出现“片言折狱”这一传统司法现象绝不是偶然的,它有典型的存在运行模式与方式,而其产生更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并且它曾一度成为中国古代诉讼领域中对司法官的高度赞誉与衡量标准,笔者想弄清缘何它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能够在当时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并受世人追捧。“片言折狱”概括而言,就是古代司法机关根据在案件审理中所掌握的一方或双方或证人的一言半语而直接裁判案件。它揭示了中国古代司法实践领域中一种特殊的司法理念和观念,并日益发展成古代司法官非完全依据证据和逻辑进行主观臆断的一种断狱方式和审案指导思想。借助典型性案例,笔者大致归纳出“片言折狱”在古代司法领域内运行的两种基本模式,分别是经验模式和情理模式。探讨中国传统司法现象产生的原因不能仅限于司法活动的价值本身,而要深入到对其产生起到基础性作用的整个社会存在的层面上,笔者深入剖析“片言折狱”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农耕经济生产方式、专制政治活动、宗法社会结构和本土礼法文化。“片言折狱”作为中国古代诉讼领域中对司法官的评价和衡量标准,蕴含了丰富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追求诉讼效率、贯彻伦理纲常与矜恤仁爱的精神、平衡法与情的冲突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这些价值追求使得它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升到传统政治哲学和行政哲学的角度。对“片言折狱”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离不开对它的客观地评价:一方面,它有积极的一面,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朴素的正义观念、对古代社会非成文法的萌发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它丰富的价值取向也成为其积极性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它也无法避免其固有的缺陷,主要集中在易诱发司法擅断和破坏司法的权威与严肃性上。同时笔者认为还应注重从“片言折狱”中吸取教训以期得到对现代司法的各种深刻启示,主要体现在对我国司法自由裁量权、司法衡平和司法独立等方面的思考上。笔者希望通过对“片言折狱”进行全方位的阐述、分析和评价,使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理解这一中国传统司法文化中的特殊理念。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其中指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
电视剧的文化博弈源于电视剧的社会文化属性,参与博弈的主要决策者是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它们分别代表着国家意识形态、以知识分子为主的精英诉求、民众的文化需求及
虚无主义将人类社会几千年所建立的一切价值准则彻底摧毁,把人们对彼岸世界美好的构想化为虚有,人们的精神变得匮乏,对待生活消极悲观,社会秩序变得混乱不堪。尼采与马克思,这两位
高校替课现象是最近在许多高校出现的一种新现象.高校替课现象的危害是浪费教育资源,亵渎教育资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高校替课现象出现的原因既有浮躁和就业难的
<正> 自古以来,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分离,使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特别是经过数千年封建统治者的强力作用,文言文已成为推行封建愚民政策的工具。随着近代教育改革的深
阐述了黄瓜花性型分化的遗传学、细胞学、生理学机制,以及影响黄瓜花性型分化的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湿度、密度、营养条件、气体条件)和控制措施。
以马来酸酐为原料、过氧化氢为引发剂,水相法合成聚马来酸, 改变催化剂硫酸铁( Ⅲ) 铵的用量和反应温度,获得了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与溴值、粘度、阻垢率的关系, 探讨了该聚合物的
研究了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水凝胶对水溶液中镉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 H值、温度及镉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水凝胶对镉离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文化产品的创造方式,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依靠社会巨大的产业力量,集合多方面的智力成果,耗费大量的资金才能被制作出来。电影从1895年诞生以来,已走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