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大气化学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大气二次污染物(近地面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前体物,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影响全球辐射平衡的重要因素。一些VOCs(如苯)因其毒害性,在微环境中累积到较高浓度时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直接危害,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街道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是城区最重要的微环境。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城市街道空气污染比较严重,而一些毒害性有机物污染在常规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中得不到体现。 本文主要对广州市城区街道空气中VOCs的暴露水平及其来源进行探讨,同时也对可吸入颗粒(PMIo)和细颗粒污染(PM2.5)进行了调查,以及对这些污染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讨论。与其它研究所不同的是,本研究采样不仅在固定采样站点进行观测,而且通过模拟行人行走方式在不同街道进行“流动”采样,能更好地反映行人在街道的实际暴露水平。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广州市城区街道空气中VOCs的种类较多,主要的毒害性挥发有机物为单环芳烃和卤代烃类化合物。与其它交通出行方式相比,街道行人的空气污染物暴露水平较高。城区街道单环芳烃浓度水平普遍较高,如苯的平均浓度为44.7μgm-3,最高值达120.9μg m-3,有较高的潜在人体健康风险。2)研究表明API不能真实地反应街道的空气质量状况,虽然街道PM10质量浓度水平与API具有很好地相关性,但街道PM10的污染程度明显严重于API所反应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街道空气中毒害有机物污染也不能在API中得到反映。因此,建议在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设立城区路边监测站点,同时加强一些毒害空气污染物(如苯)的监测和控制。3)广州市城区街道空气中VOCs暴露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旧城区高于新城区,中心城区高于近郊区的特点,这与城区的交通、街道环境有关。在步行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