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与精神——中俄“象征派”诗歌美学比较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o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象征主义是现代诸多文艺思潮中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一种,这股诗潮也汇入中俄现代诗歌发展的洪流中。西方资源与本国传统的碰撞和融通形成了中俄象征派诗歌相异的美学价值。   论文从诗歌美学的维度切入中俄象征诗派的比较研究,依本质论、价值论、意象论和音乐观四个方面展开:   引言部分。首先,归纳了象征这一美学概念的多种话语涵义,继而清理了中国和俄国象征诗派的流脉发展,同时限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即中国二、三十年代“象征派”、“现代派”诗歌与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象征派诗歌之间的比较,最后通过对中俄象征派接受法国象征主义影响的考察,总结出中俄接受影响的向度体现出本质上的差异,中国象征诗派注重经验层面的接受,而俄国象征诗派侧重形而上层面的接受。   第一部分,中俄象征派诗歌本体论比较。本章对中俄象征诗派的“象征”观、“纯诗”观和“契合”论作比较研究。浪漫和颓废的基调纠缠在中俄象征诗的本体观念中,在此观念框架中,中国象征诗追求的是宇宙万物与诗人主体冥合的“纯诗”境界,俄国象征诗渴求的是神性世界与诗人本我应和的玄秘精神,他们分别在心灵世界和彼岸世界完成对“象征”的构筑。   第二部分,中俄象征派诗歌价值论比较。本章从诗歌主题、诗歌涉世、诗人价值三个角度管窥中俄象征诗派价值论的异同。对都市和女性主题的抒写,中国象征诗人在城市文明情调及境界中的沉醉,体现了在追求现代体验过程中迷失、感伤及悲观的情绪,他们在诗中摹写的女性意象姿态仍指向飘渺无根的美人之境,俄国象征诗人则把城市化为神秘世界的象征、激发诗人灵感的神界,女性也成为沟通尘世和神界的幻象。对诗歌与诗人价值的观照,中国象征诗人表现出超越世俗和回归自然的意图,并高扬唯诗意识--诗是内心情境的传达,俄国象征诗人怀抱启示录的精神,对诗歌的功用抱有一种均衡的态度,诗人自我也成为一个“神性”的象征。   第三部分,中俄象征派诗歌意象论比较。本章从意象建构原则和意象表现策略方面比较中俄象征诗派。“恶之花”唤起了中俄象征诗人对“恶美”的意象呈现。在意象建构原则上,中国象征诗人沟通传统和西方的意象资源,以象征-神思的建构原则,赋予诗歌神思的含蓄之美、象征的意义之思,传达一种神韵之美,俄国象征诗人用具寓意之能的意象思维和建构诗篇,使抒情诗焕发出“象征”和“寓意”交织的神秘之美。从意象表现策略看,中国象征诗人渗入了主体的感知体验性活动,追求循“意”造“象”的现代特征,俄国象征诗则呈现出主体潜隐、宗教、神灵形象凸显的策略,体现出神秘冥想的特点。   第四部分,中俄象征派诗歌音乐观比较。本章从音乐载体和音乐观照两方面比较中俄象征诗派的异同。中俄象征诗的音乐性追求在词语和声音两个维度上展开,中国象征诗人在词语之间的“相互共鸣”中发现了诗歌视像的图景奇观,从而在诗的音节和内在诗情的变化中遁入微妙的音乐境界;俄国象征诗通过音乐性实现象征化,将由词或词的组合所构成的诗歌意象中的“音象”置于比视象更为重要的位置,表现“各个星体的和谐之声”,渲染象征诗歌的朦胧感和神秘感,塑造出易于感受的音乐精神。
其他文献
在风潮涌动的文化类节目中,四川卫视精心打造的原创诗歌文化类节目《诗歌之王》似一股激流,用诚意满满的文化坚守让音乐与文字碰撞;如一缕清泉,用别出心裁的节目形态使情感与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包含建筑设计一施工一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系统工程,它的有效管理与质量控制和建筑安全密切相关.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确保工程有序合理、科学进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近些年来,由于电力建设的高速发展,电路结构不断的更新换代,在实际的运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所以就需要对安装电路严格要求和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操作方面都需要有很高
《洞霄图志》是对洞霄宫及大涤山的山水名胜记载最为完整的宫观山志。该志目前可见的版本有四:《知不足齐丛书》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元代至大三
企业员工培训考核子系统基于企业员工培训系统设计并实现企业员工培训结束的考核管理,包括员工登陆、测试过程管理、测试成绩管理等功能,基于MVC模式、AJAX技术设计实现,具有
朝鲜三国及统一新罗时期(前57-901)影响了后世文学思想的走向。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朝鲜三国及统一新罗时期乡歌、乡曲、汉诗、汉文、口传文学等作品数量上不在少数,且中国的文学理
在讨论广播的未来时,往往有一个不用明确指出的前提:作为感知世界的一种能力,人类听力的客观存在,就是广播作为声音媒体存在的基础.作为广播新闻工作者,应该相信,广播作为一种独立媒体将长期存在,思考未来要着眼于:"互联网+"加速演进后,广播的可能趋势、广播节目的变革以及广播新闻如何改变形态.实现广播新闻生产的标准化、格式化,节目生产模式和技术支持至关重要。
北京环卫集团党委提出从体制、机制、内容、方法上全面创新党建工作,在党建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有效地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
以某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建设的大型视频会议系统为例介绍了计算机通讯技术与音频视频技术在数据信息共享方面的应用.系统建设基于三级场景:主会场、二级分会场以及三级会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