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抑或行为主义——论中国反垄断立法模式之合理选择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guo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结构主义抑或行为主义,论述了中国反垄断立法模式之合理选择。文章指出,选择行为主义立法模式,摒弃结构主义立法的逻辑起点应是,各国反垄断法可以依据合理的标准被划分为上述两种立法模式。一些学者所提出的这两种立法模式的划分标准有3种: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违法构成要件、规制方式。尽管这些标准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总体上看,它们均缺乏合理性和权威性。它们不仅自身存在内在缺陷,而且在适用时具有极强的片面性和模糊性。依据这些标准中的任何一种,各国反垄断法根本不可能截然分为上述两种立法模式;依据其中的不同标准来划分各国反垄断法,甚至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自相矛盾。 文章分别从立法目的、规制对象、规制方式三方面考察各国反垄断法,发现它们都没有摒弃结构主义立法,都是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的有机统一体。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是多元化的,不仅制裁反竞争行为,提高经济效率,而且还包括创设和维护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保障竞争公平,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等内容。反垄断法直接或间接规制垄断结构,其规制对象具有结构主义色彩。它仍然保留结构主义规制方式,并在一些方面比以前更加严厉。各国反垄断法的实施也没有摒弃结构主义。美国和欧盟仍然对企业合并进行监控。韩国和日本对以前没有充分实施反垄断法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并采取措施不断加强实施该法。中国应汲取各国反垄断法及竞争理论之精华,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选择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有机结合的反垄断法立法模式。
其他文献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经过长期艰辛的探索而获得的一项重要成果。2003年5月13日国务院通过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简
1937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已过去80年,事件的前因后果一直是人们议论的话题。利用20世纪30、40年代的近代报刊史料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It has been 80 yea
移动互联时代,都市报应善于扬长避短,从经营传统媒体转变为打造、运营区域性平台型媒体。区域性平台型媒体的内涵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强化看家本领,注重内容生产,保持媒体影
美国社会学家梅约曾经指出社会组织有两个不同的原则:一是已经定型了的社会,一是适应变动的社会。工业革命之前的社会是定型社会,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则是适应变动的社会。而对于
近年来,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发生了大量侵犯国有资产权益、破坏环境、垄断市场等侵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然而,由于现行《民事诉讼法》只允许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提起诉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作为一个现实的存在,社会弱势群体由原来的隐蔽状态开始凸显出来,构成了危及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大隐患,从而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