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Pv6协议的分析和模块设计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相互逐步融合,已使“IP协议将成为统一的网络平台”成为业界的共识。人们渴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移动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络,并且享受像固定接入方式一样的服务。正是基于这种需求,移动IP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尽管基于IPv4的移动IP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IPv4本身固有的缺陷限制,很难使得移动IPv4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开来。而用来替代IPv4协议的IPv6协议的研究成功,给移动IP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对移动IPv6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深入分析了IPv6协议的地址体系结构、扩展头的类型和格式、邻居发现协议以及IP地址的自动配置机制,给出移动IPv6(MIPv6)协议中对原IPv6协议所作的修改和扩充,并详细阐述了移动节点、通信对端和家乡代理三者之间实现移动IPv6通信的原理。 2.对移动IPv6中两种绑定更新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分别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对发往家乡代理的绑定更新,使用IPSec加以保护。对发往通信对端的绑定更新,使用返回路径可达过程获得的绑定管理密钥加以保护。 3.分别对移动节点、通信对端和家乡代理上实现移动IPv6协议作了模块设计,给出模块中各个函数接口的定义及其程序流程。
其他文献
本课题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一整套的虚拟实验室环境,通过计算机采集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通过计算机操作和控制实验设备的平台,从而达到实验的目的,并进一步
在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中,如何获得好的模糊控制规则与隶属函数一直是个瓶颈问题。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中,模糊规则和隶属函数一般是根据经验获得的,而且一旦设定,在控制过程中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与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加,Internet上的数据也呈爆炸式的增长。对于互联网提供商来说,这些海量数据中隐藏着大量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而这些信息和知识对
科学计算可视化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随着立体可视化的出现,可视化技术更是被推上学术研究的舞台,成为众学科瞩目的焦点。 大量精确的数据是使
入侵检测系统是指能够自动识别计算机系统内入侵行为的系统,它可以检测出内部用户或外部入侵者的非授权使用、误用和入侵等异常行为模式,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其关键和核心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已经由传统的以文字图片为主发展为以音视频为代表的多媒体信息。对于网络视频直播等一对多的大规模视频传输,组播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但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各种网络产业的兴起,多样的通讯模式,繁多的网络应用应运而生。P2P网络对等通信的独特性使得其广泛应用在网络数据下载、网络通讯等各个方面,因此
在信息时代,市场环境变化剧烈。面对全球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为自己服务,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在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资源
在软件安全领域,软件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软件危害分析方法,但是,软件故障树的建模和分析是非常繁琐费时的,因此,本文将计算机辅助技术引入软件故障树的建模和分析之中,提出了
本文主要是对编钟乐舞动作编排技术进行了研究.简述了面向编钟乐舞的虚拟角色的动作库的制作过程.着重分析了舞蹈文法下的动作归类及其对应关系.探讨了基于情感模型下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