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BD10对人脑胶质瘤替莫唑胺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bi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胶质瘤大约占原发性脑肿瘤的40-50%,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医疗设备和手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恶性胶质瘤所造成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仍然居高不下,其中5年生存率不足10%。特别是病理组织学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GBM),预后最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肿瘤的弥漫浸润性生长方式、血脑屏障的影响、化疗药物剂量不足等等。与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相比,化疗在提高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上的贡献较为有限。其中化疗耐药性的存在是制约其疗效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胶质瘤干细胞,凋亡、自噬,多药耐药,DNA损伤修复是研究较为集中的化疗耐药机制。它们所涉及到的相关基因及信号转导通路机制尚不完全明了。而作为新一代烷化剂的替莫唑胺,虽然是目前临床上胶质瘤的标准化疗药物,但是对其敏感性及耐药性的差异导致患者预后的明显不同。所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关于胶质瘤化疗耐药性的相关分子调控机制,能够为提高患者的化疗疗效开辟新的道路。在先前的研究中,我们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脑胶质瘤标本进行筛查分析,数据结果中发现含有BTB/POZ结构域的BTBD10表达量有显著下调。查阅文献获知,BTB/POZ蛋白家族成员参与多种细胞生理过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介导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自联,通过形成二聚体或多聚体选择性地与DNA相互作用,调节基因开关,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功能。为此,前期我们以BTBD10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T-PCR、Northern、Western-blot以及构建BTBD10慢病毒表达载体等技术手段,对各级别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及U251细胞株进行了BTBD10表达量的鉴定以及检测它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人脑组织,BTBD10的表达在各级别胶质瘤中均下调,并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级别呈负相关,即级别越高表达量越低。同时,在过表达BTBD10的U251细胞中证实,BTBD10可以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因此,可以初步认为BTBD10作为抑癌基因可以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潜在靶点。当然,要真正了解BTBD10的相关功能及作用机制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的研究。本实验拟于四个GBMs细胞株中筛选出BTBD10低表达者,通过慢病毒载体转染构建过表达BTBD10的GBMs细胞株,测定其对TMZ化疗的敏感性变化以及经TMZ处理后GBMs细胞株在增殖、侵袭、凋亡方面的改变。最后,通过检测凋亡、自噬、多药耐药、DNA修复这四种机制中的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过表达BTBD10引起的GBMs细胞株化疗敏感性变化的可能作用机制。实验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慢病毒过表达BTBD10后对GBMs细胞株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第二部分,过表达BTBD10后U251、U87细胞株化疗敏感性变化的机制探讨。第一部分慢病毒过表达BTBD10后对GBMs细胞株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目的:本部分实验旨在通过筛选GBMs细胞株,构建过表达BTBD10载体,验证过表达BTBD10后GBMs细胞株对TMZ化疗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U87、U251、A172、U373这四个GBMs细胞株中BTBD10的m RNA表达水平。构建BTBD10过表达慢病毒载体,选择转染低表达BTBD10的两个细胞株,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验转染效率。将U251及U87细胞均分为空白对照(CON)、空载(NC)及过表达(OE)BTBD10三组。依据CCK-8法测定的IC50值鉴别过表达BTBD10引起的胶质瘤细胞对TMZ的化疗敏感性变化。结果:四个GBMs细胞株中U251、U87的BTBD10m RNA表达量较低,与A172、U373之间均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成功构建BTBD10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U251、U87后BTBD10的m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转染前的11.43倍和43.92倍。同时BTBD10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增高,与m RNA水平趋势一致。U251细胞中OE组、CON组和NC组细胞对TMZ的IC50值分别10.31mg/L、19.78mg/L、19.84mg/L。U87细胞中OE组、CON组和NC组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8.628 mg/L,16.36mg/L、16.71 mg/L。这两株细胞中,OE组的IC50值均明显低于CON组和NC组(P﹤0.05)。结论:BTBD10的表达水平与GBMs细胞对TMZ的化疗敏感性呈正相关,过表达BTBD10能够增加U251、U87细胞对TMZ的化疗敏感性。第二部分过表达BTBD10后U251、U87细胞株化疗敏感性变化的机制探讨目的:本部分实验研究过表达BTBD10后U251、U87细胞株的在增殖、侵袭、凋亡方面的变化并探讨肿瘤细胞对TMZ化疗敏感性增加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Transwell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U251、U87三组细胞经TMZ诱导后的增殖情况、侵袭力及凋亡水平。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l,多药耐药蛋白ABCC1、ABCB1,损伤修复蛋白MGMT、ERCC2的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提示U251、U87细胞中根据OD490的变化倍数,OE组细胞的增殖倍数较CON组及NC组明显降低,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Transwell结果提示,在U251、U87细胞中OE组相比CON组及NC组转移细胞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U251、U87细胞中OE组相比CON组、NC组细胞凋亡率有明显上升,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耐药相关蛋白检测结果提示,U251、U87细胞过表达BTBD10时,Bcl-2、ABCC1、ABCB1表达减少,Caspase3表达升高,且OE组相比CON组、NC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C3、Beclin1、MGMT、ERCC2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过表达BDBT10的U251、U87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凋亡水平增高,而细胞的侵袭能力并没有显著改变,并且其对TMZ的化疗敏感性变化可能是通过凋亡及多药耐药相关途径实现的。
其他文献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探索阶段,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过程中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目
介绍了一种基于MSP430微处理器的便携式氧气报警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电化学反应式氧气传感器首先将氧气浓度信号转变成电流信号,经调理放大后传送至单片机MSP430,经MSP430内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探讨。结果显示: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
对触发开关和主开关产生电磁辐射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将气体开关导电通道等效为电偶极子,理论分析了其辐射电磁波的空间分布,以同轴电缆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电磁辐射的干扰。实
目的观察接骨膏外敷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护理疗效。方法 60例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
目的:鉴别积雪草、连钱草、天胡荽3种生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从药材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积雪草、连钱草、天胡荽3种生药性
目的: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知识动机行为技能(KBS)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7 年1月-2018 年12 月收治2 型糖尿病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 例。常规组接受
<正>1.研究背景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全国矿山废水的总排放量就达3.6×106m3,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0%左右(邹知华,1994),目前我国矿山废水处理的现状不理想。调查表明,尚有30%
<正>继黑箱子大赛之后,记者在上海SIAL展览会上看到了由澳洲肉类及畜牧业协会组织的澳洲牛羊肉生产商参展团,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如今,澳洲和牛早已成为中国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正>食品安全中的危害添加剂和污染物残留的确证可以通过三重四极杆质谱的离子比率法进行,但对于一些官能团位置差异的同分异构体残留,离子比率和MS/MS全扫描谱图对结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