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拾得一词,古已有之,但将其用于诗歌创作或作为一种诗歌现象,直至宋代才真正确立并逐渐发展。首倡者非欧阳修与苏轼莫属,之后的杨万里与陆游则成为拾得诗歌现象的主要践行者。本文主要论述“拾得”之意、拾得外在表现途径之江山之助,以及拾得诗歌的触发机制,并结合具体诗人作品进行细致分析。具体而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研究宋代拾得诗歌现象。绪论部分主要是厘清学界对与拾得相关的诗歌现象的解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及论文构思。第一部分:从“拾得”字词含义入手,在此基础上分析拾得后所接宾语成分的变化。以宋代为界,分为两段,研究从拾得物到拾得诗的意义演变历程,进而定义宋代拾得诗歌现象。第二部分:本章以江山之助的源流为出发点,深入分析江山之助与拾得间的姻亲关系。分别解读江山之助与拾得以及登临与拾得间的关系;并以陆游和杨万里的诗歌创作为例,说明江山是如何助诗人拾得诗。另外,本章还进一步阐述了,诗人是怎样驱遣万象入诗。第三部分:探讨拾得诗歌现象的诗学意义。首先需要解决诗来自哪里的问题,即“内”与“外”;再进一步说明拾得诗歌创作的触发机制;最后把诗内功夫与诗外功夫作比较,分别论述诗外功夫之一种的拾得,与内在功夫之一的资书为诗。当资书为诗以一种有效的读书方式实现时,读书与拾得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读书是拾得的初级阶段,因此,要在诗歌中运用并体现拾得诗歌创作理论,就需以读书为前提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