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学习中,写作是四个基本能力要素之一,也是重要的技能之一,其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个人的综合语言能力。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不仅体现了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更是学生思维能力和思想深度的体现,这使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更有意义和价值。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现行的写作教学比较传统,主要以语法导向为主,关注习作的词汇句型为主。学生完成习作之后,教师进行批改,批改的着重点大多是单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对文章的组织、衔接和连贯等基本不做要求。这样的做法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众所周知,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体。通过输入促进输出,以读促写的研究应运而生,并广泛运用于实践。基于此,作者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一公办初级中学实施以读促写的实验。对该校初二(2)班30位学生进行以读促写的写作教学,对初二(1)班30位学生依然进行传统的写作教学,为期一学期,共20周。该研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进行阅读教材的整合和优化?2.如何有效地实施读写结合的策略和组织活动?3.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写作的哪些方面得以提升?该实验过程如下: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写作现状、写作态度、写作困难、现有的写作方法、写作愿望以及有无通过阅读促进写作的做法。其次,在开学初组织实验班和对照班一次写作前测,将两个班的写作成绩按语言、内容、组织结构和总分四个维度进行比较。再次,对实验班进行为期20周的以读促写的教学,分阶段地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三次后测,按语言、内容、组织结构和总分逐项逐次对比。最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目前对写作的看法和写作的方法等。通过实验,作者发现,相对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的学生在经历了一学期的以读促写的学习后,写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主要有两个收获:一是学生习作质量改观,尤其在语言和组织结构方面进步明显,表现为错误少,语言好,表达地道,语篇知识丰富;二是学生写作的内在动机增强,提高在写作方面的信心。基于实验数据提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以读促写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值得运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