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HHV-6和EBV-1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q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龈下样本中人疱疹病毒6型(HHV-6)、EB病毒1型(EBV-1)感染率及其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巢式PCR检测59例慢性牙周炎(CP)患者、56名牙周健康者龈沟液样本中的HHV-6和EBV-1,分别得出其感染率并做阳性率的比较。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以HHV-6和EBV-1阳性者为病例组,分别为34、52例,以HHV-6和EBV-1阴性者为对照组,分别为81、63例。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HHV-6和EBV-1在牙周组织的感染与性别、年龄、是否吸烟、牙周袋深度、慢性牙周炎、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胃炎等是否为发生相关。   结果:慢性牙周炎(CP)的龈沟液标本中HHV-6的阳性感染率是47.5%,显著高于牙周健康者的龈沟液标本中HHV-6的阳性感染率10.7%(X2=18.626,P=0.000)。CP的龈沟液标本中EBV-1的阳性感染率是71.2%,并显著高于牙周健康者的龈沟液标本中EBV-1的阳性感染率17.9%(X2=32.986,P=0.000)。HHV-6感染与年龄、CP有相关性(均P<0.05,OR值分别为6.909,5.193,95%可信区间不包含1),EBV-1感染与年龄、牙周袋深度、CP有相关性(均P<0.05,OR值分别为11.374,7.695,4.498,95%可信区间均不包含1)。   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具有HHV-6和EBV-1的感染,且在口腔牙周组织中HHV-6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慢性牙周炎。EBV-1的感染危险因素是年龄、牙周袋深度和慢性牙周炎。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在实验性牙移动中牙周膜的表达。探讨其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
院校定位和专业学科群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意义重大.把泛泛而论的专业学科建设讨论提高升华到专业学科课程群建设的层面来思考并规划,是师范院校专业学科课程整合重组的
1.背景与目的:龋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1]。在美国有近90%的青少年或年轻成人患有,或者曾患有龋病[2]。食物、病原菌、宿主和时间为龋病发生的主要因素[3]。多种细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