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男性冠心病患者病死率逐渐下降,而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患者,冠心病病死率呈上升趋势,故本研究针对年轻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特点进行分析。目的探讨年轻(年龄<50岁)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期为临床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因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女性177例(年龄<50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A组)及冠脉正常组(B组),据临床特点冠心病组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组,对比分析A、B两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1)传统危险因素:与冠脉正常组相比,冠心病组高血压患者、已闭经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症患者(BMI≥28Kg/m2)、高密度脂蛋白降低、A型性格比例明显升高,雌二醇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冠心病家族史、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脂蛋白a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新的可能危险因素:与冠脉正常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红蛋白、血尿酸、红细胞压积、胱抑素-C两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3)相比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病(OR=6.302)、高密度脂蛋白降低(OR=3.490)、A型性格(OR=3.237)及高甘油三酯(OR=2.338)(P均<0.05)。(5)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34例(48.57%),其中前降支病变28例(82.35%),双支病变16例(22.86%),三支病变20例(28.57%)。结论1.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A型性格及高甘油三酯血症为5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发病主要独立危险因素;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可反映年轻女性冠心病患者病情,尤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参与年轻女性冠心病发病及进展。2.年轻女性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多累及前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