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污泥产量巨大,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很大。污泥生物干化技术是实现污泥资源化的一种经济高效的手段,其中物料的湿度是影响污泥生物干化启动的重要因素。研制性能优越的调理剂,调节污泥含水率、改善堆体孔隙结构,对实现污泥的快速高效生物干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具有丰富微孔结构的硅藻土为主原料,利用助熔剂废玻璃粉的“非准烧结”反应机理,在950℃低温下,通过改变玻璃粉及碳粉的添加量,制备出吸水率60~130%,体积密度为0.61~0.98g/cm3的多孔陶瓷调理剂,与污泥混合9h左右吸水基本饱和。研究发现,碳粉和硅藻土加入量的增多,有利于获得高气孔率、高吸水性,低容重的成品,但成品的强度下降,玻璃粉的添加量有利于低温烧结和强度的提升。在实验室平台的基础上,采用滚筒成球法成型后在单孔推板窑中进行中试烧结,研究发现,除了原料配方组成外,坯体成型工艺对样品的性能也有显著的影响,粘结剂喷得太慢,球在滚动过程中易碎,坯体强度很差;喷得太快,球会粘附在一起,不利于轻质多孔陶瓷的制备,坯球滚动时间越长,坯球的强度越大;加水加料不均匀会导致料球分层,球坯强度低,热稳定性差,焙烧时极易炸裂。此外,本文以自行研制的多孔陶瓷为调理剂,在静态及滚筒断面污泥生物干化系统进行干化实验,并以添加树皮为调理剂的干化效果为参照,分析其作为污泥生物干化调理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多孔陶瓷为调理剂可实现污泥生物干化顺利进行。系统能较快速的升温,在50℃以上可维持3d,运行4d后物料含水率从77%降至58%左右,干化效果基本可与树皮媲美;且自行研制的多孔陶瓷筒压强度可达5.24MPa,使用中破损率<1%,调理剂与污泥容易分离,可循环使用,尤其是筛分后的产品更加适合于后续加工。综上所述,本文研制的多孔调理剂具有吸水性强、抗压强度高,破损率小,可循环利用、易于筛分、适合快速污泥生物干化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