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出的环境效应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p3965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公共品,具有外部性、产权缺失等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为政府介入环境问题提供了依据和机会。财政政策是政府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财政支出作为财政政策不可或缺的调节手段,对治理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财政支出的环境效应界定为政府采取的财政支出行为在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改善问题上的反映和效果,因此,本文从财政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和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两方面研究我国财政支出的环境效应问题。本文首先从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产权理论等经济学角度对环境问题的产生进行阐述,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其次运用面板数据估计和空间计量两种方法分析财政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最后运用DEA-Tobit模型对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调节经济结构不可或缺的财政手段,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一是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对环境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二是财政支出总量通过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质量产生间接影响。(2)财政支出对环境质量影响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环境质量空间依赖性时,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存在高估问题。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对废水排放量、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对环境质量的直接影响确实存在,增加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在经济增长方程中,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量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平方项对废水排放量、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回归系数也显著,说明财政支出总量通过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质量的间接影响确实存在,且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3)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整体及各省(市)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均没有达到完全有效,且效率水平不高;全国整体及各省(市)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偏离最优投入规模,多数省(市)财政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减;我国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同时,财政分权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和人口规模对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人口受教育程度对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合理规划财政支出和财政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深入分析地区经济和社会禀赋以提高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以纠正政府忽略环境保护行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在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改善问题上财政支出方面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股价同步性描述的是股价“同涨同跌”的现象,即在某一时间段内大多数股票价格同时上涨或同时下跌。不同市场中的股价同步性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该差异形成的原因一直存在争议
<正>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金融业单靠"量"的扩张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金融需求,难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量"的过度扩张还会导致经济结
目的研究了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结
在技术性能上介绍了在油田地面开发建设中电伴热的特点,及其电伴热设计过程中需要的基础数据及其参数。电伴热在设计过程中参考的国际标准、选型原则,管线的热损失的简化计算
根据2015年8月广西近岸海域环境调查资料,分析讨论了该海域表层海水中7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广西近岸海域海水表层重金属Cu、Zn、Pb、Cd、Cr、Hg、As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费用担保制度是当事人维护自己权益的一项程序“利器”,其应用价值却长时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项制度的优势随着国际商事仲裁的蓬勃发展而日益彰显,除了能
全球对气候问题的关注引发了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革命,不同企业的发展无法完全规避二氧化碳的排放,随着中国逐渐实施的碳减排政策和逐步启动的碳交易试点省市到现在的全国
本文介绍了三种用于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的窃电检测的方法 :事件检测、单表阀值检测和多表阀值检测。事件检测是通过检测检相关的事件信息来判断是否有窃电发生 ;单表阀值检测
每年幼儿园新生入园时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哭闹、不让父母离开的情景,这种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而表现出来的心理及生理上的异常反应是新生入园焦虑的重要表现,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方
本工作以量子力学及有关Λ-型能级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为基础,对作用场及原子能级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分别建立了双场作用下的Λ-型三能级及三场作用下的准Λ-型四能级系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