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小流域的自动提取及分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h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位于世界上连片分布面积最大的中国西南喀斯特区的中心,近数十年来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环境不合理利用坏及资源掠夺性开发,更加快了本就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的恶化,石漠化问题突出,且有不断恶化的趋势,严重威胁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存环境,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石漠化的危害并积极展开了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石漠化防治工作,但由于没有强烈意识到石漠化的发生是破坏了与地质结构特征相匹配的生态系统分布格局,小流域是喀斯特地区基本的水文地质单元,是一个复杂的二元三维地质体,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只有与地质结构特征匹配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措施,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理效果。然而由于地貌、地形、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多样化的小流域生态系统,对小流域分类的工作就变得尤为迫切。  本研究以ArcGis(R)为平台,以贵州为研究区,借助Erdas(R)、Excel(R)、Spss(R)等软件,运用喀斯特小流域自动提取技术,定量分析了贵州河网空间分布与主控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对流域特征要素进行了详细解析,探讨了影响小流域分类的主要自然因素,并以地貌单元分区为基础,基底岩性分析为重点,对小流域特征要素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地貌+岩性+平均坡度特征因子的分类体系。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贵州河网总长度为137678 km,平均每平方千米河网长0.78 km,在全省范围内,降雨量差异不是很显著,河网密度与降雨量空间分布不完全一致,并不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贵州地势受新构造运动上升的影响,由西向东掀斜抬升,伴随着河网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特点,其中东南部的华南褶皱带河网密度最大,为1090.17 m/km2,四川台坳次之,为993.66 m/km2,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最小,为574.31 m/km2,其它构造区河网密度分布在500~900m/km2之间,河网在不同构造区分异程度较高,受构造影响较大。在垂直空间上,坡度对河网密度影响较大,坡度≤2°时,河网密度最大,坡度≥25°时,河网密度最小,其随着坡度增大不断减小;在坡度相对平缓时(≤10°),河网密度随坡度变化迅速,坡度较大时(≥30°),河网密度较小,变化也相对缓慢。坡度是影响贵州河网在垂直方向上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喀斯特地貌类型对河网分布影响不大,河网密度同岩性的空间分布耦合关系较好。非碳酸盐岩地区河网长66710km,河网密度为1000.04m/km2,碳酸盐岩地区河网长70968km,河网密度为648.65 m/km2,石灰岩地区为597.16m/km2,白云岩地区为779.41m/km2,河网与岩性的耦合关系中呈现出非碳酸盐岩组合区的河网密度要远远高于碳酸盐岩组合区。在碳酸盐岩中,连续性石灰岩河网密度远远低于其它所有岩性,白云岩与碎屑岩互层组合区河网密度最大;整体上白云岩组合区河网密度要大于石灰岩组合区,且随夹碎屑岩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石灰岩组合区中并没有这样的规律,石灰岩与碎屑岩互层区的河网密度反而比石灰岩夹碎屑岩区还要小。  第三,完成了贵州省小流域的提取与分级,以流域面积为5~100km2(个别超过100km2)流域为1级小流域,实现了全省流域的六级划分,共提取小流域4337个,以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平均集水面积为39.61km2,平均高差为621.07m,平均坡度为9.18°,平均河网密度为1093.00m/km2,以卵形流域居多,森林覆盖率达39.10%。  第四,根据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气候实现贵州小流域的一级划分,可分成六类:峰丛洼地、喀斯特峡谷、喀斯特槽谷、喀斯特高原、断陷盆地及非喀斯特区;第二级:岩性控制的小流域水文地质特点,可分为连续性石灰岩区、连续性白云岩区、复合碳酸盐岩组合区、碎屑岩组合区;第三级:不同坡度等级下小流域特征,可分为平坡流域、微坡流域、缓坡流域、陡坡流域。最终提出地貌+岩性+流域平均坡度的分类体系,实现贵州省小流域的初步分类。  第五,贵州省小流域分布最广泛的流域类型为喀斯特高原区复合碳酸盐岩微坡流域,为284个,其次是喀斯特槽谷区复合碳酸盐岩缓坡流域,为271个,喀斯特高原区复合碳酸盐岩平坡流域247个,非喀斯特碎屑岩缓坡流域208个,这四种类型小流域共1010个,占全省流域总数的23.3%。分布较为广泛的十六种流域类型占贵州小流域总数的60.4%;主要30种类型的小流域占总流域数的801%;主要40种类型占流域总数的89.5%,在今后的石漠化治理与修复中,应着重研究与这40种主要类型流域地质结构特征相匹配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措施。  第六,地貌格局的不同显著影响了小流域的流域特征要素,进而影响小流域的性质。通过不同流域特征因子在不同地貌区内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分布特征的比较,相对高差、平均坡度、形状系数、森林覆盖率、石漠化比重在不同地貌类型区差异较大;通过不同流域特征因子在不同地貌岩性组合区均值的比较,发现河网密度受岩性控制明显,在不同岩性区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碎屑岩组合区>连续性白云岩区>复合碳酸盐岩区>连续性石灰岩区,受地貌分区影响不大。相对高差、平均坡度大体上成线性相关。通常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石漠化比重较小,岩性对其均有一定影响,形状系数、流域面积受岩性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黄土高原是国内严重贫水和水土流失的地区之一,住区环境在人类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下不断恶化.该文从改善住区环境的基点出发,以延安市区和枣园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我采写的稿件又见报了,战友们祝贺我写作水平有所提高,领导表扬我及时反映了部队建设中的好人好事,而我心里最清楚,要不是韩副主任提供线索,我的稿件哪能一篇又一篇地见诸报
本文选择塔吉克阿巴提镇为研究区,运用“3S”技术以及统计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塔吉克阿巴提镇灌区土壤盐渍化离子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时空演变规律、灌区低洼农田的水盐运移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升高以及各类化工产品污染水体事件的突发,各种化学物质数量猛增,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迫切需要对日益增多的环境污染物进行急性毒性鉴定。一旦水域中有突发污染事件发生,就需要有一个有效而又快速的方法来评估该污染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生物毒性作用。目前国内外常用各种生物进行生物毒性测试,然而大型测试生物例如鱼、小鼠等,都存在着检测周期长,测试成本高等缺点。微生物检测则因其检测时间短,成本
检测了大连湾沉积物中16种PAHs的含量,利用TEQ值法评价表层沉积物中PAHs生态风险,并利用组成特征法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大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均主要来自于煤炭等化石燃
1982—1983年,我们用米拉品种进行本试验.试验分四个处理:(一)亩施150斤菜饼作底肥,20斤尿素作苗肥,不盖地膜;(二)底肥、苗肥同(一),播种后覆盖地膜;(三)亩施300斤菜饼作底
1914年2月,古物陈列所正式宣告成立,它是我国第一座国立博物馆,建成之后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一直发挥着国家博物馆的作用.古物陈列所归并故宫博物院的接交工作是1941年9月1日
浙江省所藏文澜阁四库全书为国内孤本,非常珍贵,抗战时期,为保护该书,教育部决议将此书西迁,抗战结束后复迁回杭州.本组史料为教育部、浙大校长竺可桢、交通部等各方之间为四
1925年,为管理法国所退庚款,中法协商成立教育基金委员会,并设两国代表团,共同洽商改善中法教育基金的相关问题.本组史料收录了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的组织大纲、成立及其发展
该文对厌氧反应器的发展沿革、技术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介绍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特点及应用状况.分析了厌氧反应器的发展趋势,对比了EGSB